一、晋书
1、魏国既建,迁太子中庶子。太子中庶子,六百石。本注曰:员五人,职如侍中。掌侍左右,赞导众事,顾问应对。每与大谋,辄有奇策,为太子所信重,与陈群魏晋南北朝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和曹魏律法《魏律》的主要创始人、吴质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曹魏大臣。官至振威将军,假节都督河北诸军事,封列侯、朱乐号曰四友。
2、狗尾续貂 《晋书·赵王伦传》:“奴卒厮役亦加以爵位。每朝会,貂蝉盈坐,时人为之谚曰:‘貂不足,狗尾续。’”
3、其时孝武帝正年轻,不能掌握实权,桓温威振内外,人情纷杂,各怀异心。谢安与王坦之尽忠辅助,终能使朝廷大体平静无事。桓温病重时,暗示朝廷对他加九锡,使袁宏起草奏表。谢安见后,动手修改原稿,十多天还未改好,等桓温一死,加九锡之事因此告吹。
4、《晋书》作者共二十一人。
5、寻为尚书仆射,领吏部,加后将军。及中书令王坦之出为徐州刺史,诏安总关中书事。安义存辅导,虽会稽王道子亦赖弼谐之益。时强敌寇境,边书续至,梁益不守,樊邓陷没,安每镇以和靖,御以长算。德政既行,文武用命,不存小察,弘以大纲,威怀外着,人皆比之王导,谓文雅过之。
6、猛下车,明法峻刑,澄察善恶,禁勒强豪。
7、扇枕温被 《晋书·王延传》:“延事亲色养,夏则扇枕席,冬则以身温被。”
8、晋书列传第五十七 凉武昭王(子士业)
9、房玄龄,以宰相身份负责组织和监修的工作。
10、文中的两类内容表达了这样的主题:表现了王羲之不加雕饰、率直自然、情随性至、任性而为的性格特点,反应了魏晋南北朝崇尚个性,弘扬自我的时代精神。
11、靦颜人世 《晋书·郗鉴传》:“岂可偷生屈节,靦颜天壤邪!”
12、晋书帝纪第二 景帝 文帝
13、晋书列传第二十 曹志 庾峻 郭象 庾纯 秦秀
14、酷政之刑,臣实未敢受之。”
15、骠骑将军王述少有声誉仙鹤,与王羲之齐名,但王羲之却看不起他,因此二人很不和。王述先做了会稽内史,因为母亲去世,就辞职守丧,王羲之来接替他的职务,只到王述家去吊唁一次,就再也不登门。
16、至于缺点,和晋书的客观也密不可分。相比带有明显私货的前四史,晋书显得比较没追求,有点咸鱼式修史。晋书的作者多达二十多人,水平参差不齐,拿工资干活,普遍都是四处拼拼凑凑,完成任务就算了事。当然这里面还有个重要原因是晋书的编撰时间太短,唐太宗贞观二十年才下令修晋书,很大目的是为了给太子李治作治国参考,房玄龄等人花了两年时间编完,然后太宗在贞观二十三年就驾崩了,这么短的时间里自然没有太多的精力来对内容精雕细琢。
17、羲之很喜欢服药保护调养自己的性情,不喜欢呆在京城,刚到浙江时,便有在这生活一辈子的志向。会稽山清水秀,风景优美,名士荟萃。谢安没有做官时就住在这里。还有孙绰、李充等人,都以文章出名,他们都在这里建有住宅,与王羲之很合得来。
18、谢安字安石,尚从弟也。父裒,太常卿。安年四岁时,谯郡桓彝见而叹曰:“此儿风神秀彻,后当不减王东海。”及总角,神识沈敏,风宇条畅,善行书。弱冠,诣王蒙清言良久,既去,蒙子修曰:“向客何如大人?”蒙曰:“此客亹亹,为来逼人。”王导亦深器之。由是少有重名。
19、因无陵苑,诏令在府中备办丧事仪式。到安葬时,举行隆重的礼仪,一切依照先前大司马桓温的标准。又因为打败前秦苻坚的功勋,加封庐陵郡公。
20、时安弟万为西中郎将,总藩任之重。安虽处衡门,其名犹出万之右,自然有公辅之望,处家常以仪范训子弟。安妻,刘惔妹也,既见家门富贵,而安独静退,乃谓曰:“丈夫不如此也?”安掩鼻曰:“恐不免耳。”及万黜废,安始有仕进志,时年已四十余矣。
二、晋书王欢安贫乐道翻译
1、王羲之字逸少,司徒导之从子也。羲之幼讷于言,人未之奇。及长,辩赡,以骨鲠称。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深为从伯敦、导所器重。时陈留阮裕有重名,裕亦目羲之与王承、王悦为王氏三少。时太尉郗鉴使门生求女婿于导,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唯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鉴曰:“正此佳婿邪!”记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
2、(赏析)这是郤诜在晋武帝面前对自己的评价,他有举贤良、对策第一的自信,也有不怕忤逆皇帝的勇气。这句话说得很艺术,“一枝”和“片玉”确实是在夸奖自己,而且不无骄傲,但“桂林”和“昆山”却比附了晋朝人才济济的局面,武帝当然愿意听。有人因为郤诜口气大建议武帝免其职,武帝却说“不足怪”。
3、抱子弄孙 《晋书·右季龙载记下》:“自非天崩地陷,当复何愁,但抱子弄孙,日为乐耳。”
4、迁为军司马,言于魏武曰:"昔箕子陈谋,以食为首。今天下不耕者盖二十余万,非经国远筹也。粮食储备虽戎甲未卷,自宜且耕且守屯田。"
5、尝与王羲之登冶城,悠然遐想,有高世之志。羲之谓曰:“夏禹勤王,手足胼胝;文王旰食,日不暇给。今四郊多垒,宜思自效,而虚谈废务,浮文妨要,恐非当今所宜。”安曰:“秦任商鞅,二世而亡,岂清言致患邪?”
6、李延寿,唐初很有成就的史学家,参与过编撰《隋书》,后又独自撰成《南史》、《北史》一百八十卷,是《晋书》的主要执笔人之一。
7、其他十六人:令狐德棻、来济、陆元仕、刘子翼、卢承基、李义府、薛元超、上官仪、崔行功、辛丘驭、刘胤之、杨仁卿、李延寿、张文恭、李安期和李怀俨。
8、情恕理遣 《晋书·卫玠传》:“玠尝以人有不及,可以情恕;非意相干,可以理遣,故终身不见喜愠之容。”
9、一无长物 《晋书·王恭传》:“吾平生无长物。”
10、唐之前的各晋史,或仅记西晋一朝史事,或虽兼记两晋史事,但对十六国史事则无专门记述。可说都非完备的晋史。与唐之前的各晋史相比,《晋书》的内容较为详尽且广博,纪传中收录的大量诏令、奏疏、书札及文章,虽冗长,但有多方面的史料价值。《舆服志》和《礼志》《乐志》反映了魏晋南北朝统治阶级崇尚礼仪服饰的风气。赵翼说:“唐初修《晋书》,以臧荣绪本为主,而兼考诸家成之。今据《晋》、《宋》等《书》列传所载诸家之为《晋书》者,无虑数十种。”
11、安以父子皆着大勋,恐为朝廷所疑,又惧桓氏失职,桓石虔复有沔阳之功,虑其骁猛,在形胜之地,终或难制,乃以桓石民为荆州,改桓伊于中流,石虔为豫州。既以三桓据三州,彼此无怨,各得所任。其经远无竞,类皆如此。
12、王猛说:”我听说主管一个安宁的国家当用礼治,而治理一个动乱的国家当用法治。
13、晋书载记第十三 苻坚上
14、出处:出自唐朝时期房玄龄等人合著的《晋书》。
15、悠游自得 唐·房玄龄等《晋书·苻坚载记·附王猛》:“自不参其神契,略不与交通,是以浮华之士咸轻而笑之。猛悠然自得,不以屑怀。”
16、《晋书》体例比较完备,使它能容纳较多的历史内容,而无繁杂纷乱之感。《晋书》的帝纪按时间顺序排列史事,交待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是全书的总纲。在帝纪中首先列宣、景、文三纪,追述晋武帝祖父司马懿、伯父司马师、父亲司马昭开创晋国基业的过程,使晋史的历史渊源清晰明了,是很得史法的。
17、关于鸠摩罗什大师的事迹,有许多详实的考证,本文主要依据《晋书》。而《晋书》竟然为鸠摩罗什大师,单独长文开篇立传,足见他对历史,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18、正本清源 《汉书·刑法志》:“岂宜惟思所以清原正本之论,删定律令。”《晋书·武帝纪》:“思与天下式明王度,正本清源。”
19、离开后,桓温对左右说:“你们是否见过我有这样的客人?”后来,桓温一去谢安的住处,正碰上谢安整理头发。谢安性情迟缓,许久才理罢,使侍从取头巾。桓温出来制止道:“让司马戴好帽子再相见。”如此器重谢安。
20、天文、律历、五行等三志的作者:李淳风
三、晋书
1、晋书载记第十五 苻丕 苻登
2、竖子成名 《晋书·阮籍传》:“(阮籍)尝登广武,观楚汉战处,叹曰:‘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
3、忽梦乘温舆行十六里,见一白鸡而止。乘温舆者,代其位也。十六里,止今十六年矣。白鸡主酉,今太岁在酉,吾病殆不起乎!”乃上疏逊位,诏遣侍中、尚书喻旨。先是,安发石头,金鼓忽破,又语未尝谬,而忽一误,众亦怪异之。寻薨,时年六十六。
4、(赏析)晋武帝曾亲自耕种,潘岳作赋赞美这件事,这句话即是说治理天下要先抓好农业。上层建筑要以经济为基础,国家安定、百姓生存以农业为基础,历代朝廷都把土地视为上天授权的象征。国家应该有足够的物资储备以应付可能发生的灾害,不能仅仅满足于当年粮食充足。如果朝臣不识农耕,百姓面有饥色,国家的根本也就动摇了。
5、(释义)不忘记故乡的人是仁义之士,不留恋本土的人是旷达之人。
6、出自唐·房玄龄等《晋书·熊远传》。老百姓所向往、拥戴的,唯有道义和真理。
7、《晋书武帝纪》称司马炎宽惠仁厚,沈深有度量、明达善谋解密:古代哪位大臣去世却让皇帝哭到脸结冰169从众、跟风,似乎是多数人的习惯
8、晋书载记第二十 李特 李流
9、点上方蓝字关注世界名著每日读,陪你有品位阅读
10、晋书载记第十二 苻洪 苻健 苻生 苻雄 王堕
11、时始平豪右纵横,劫盗充斥,乃转猛为始平令。
12、掷地有声 《晋书·孙绰传》:“卿试掷地,当作金石声也。”
13、晋书载记第十六 姚弋仲 姚襄 姚苌
14、欢迎加入善本古籍学习交流圈
15、皮里春秋 《晋书·褚裒传》:“谯国桓彝见而目之曰:‘季野有皮里阳秋。’言其外无臧否,而内有所褒贬也。”
16、晋书列传第五十九 忠义
17、晋书帝纪第十 安帝 恭帝
18、飞龙御天,故资云雨之势;帝王兴运,必俟股肱之力。
19、此时吕光也想留在西部称王。鸠摩罗什对他说:“这里不行,回程途中自有福地。”等吕光行到凉州时,恰好前秦皇帝苻坚,被姚苌杀害,于是吕光便在凉州,建国后凉。但鸠摩罗什在凉州十多年,吕光父子却不弘扬大道,所以只能把高深见解和智慧,暂时隐藏起来。
20、王坦之当初与谢安齐名,至此方知王坦之的低劣。桓温曾拿谢安写给简文帝的谥议给在座宾客看,说:“这是谢安石小小的杰作。”
四、晋书魏舒传文言文翻译
1、《晋书》,中国的二十四史之唐房玄龄等人合著,作者共二十一人 。记载的历史上起三国时期司马懿早年,下至东晋恭帝元熙二年(420年)刘裕废晋帝自立,以宋代晋。该书同时还以“载记”形式,记述了十六国政权的状况。原有叙例、目录各一卷,帝纪十卷,志二十卷,列传七十卷,载记三十卷,共一百三十二卷。后来叙例、目录失传,今存一百三十卷。
2、时骠骑将军王述少有名誉,与羲之齐名,而羲之甚轻之,由是情好不协。述先为会稽,以母丧居郡境,羲之代述,止一吊,遂不重诣。述每闻角声,谓羲之当侯己,辄洒扫而待之。如此者累年,而羲之竟不顾,述深以为恨。
3、安方欲混一文轨,上疏求自北征,乃进都督扬、江、荆、司、豫、徐、兖、青、冀、幽、并、宁、益、雍、梁十五州军事,加黄钺,其本官悉如故,置从事中郎二人。安上疏让太保及爵,不许。是时桓冲既卒,荆、江二州并缺,物论以玄勋望,宜以授之。
4、晋书列传第五十一 王逊 蔡豹 羊鉴 刘胤 桓宣等
5、晋书列传第三 王祥 石苞等
6、唐修《晋书》,一百三十卷,包括帝纪十卷,志二十卷,列传七十卷,载纪三十卷,后来叙例、目录失传,原有一百三十二卷。
7、晋书载记第七 石季龙下
8、陛下不认为我无能,把政务繁难的县交给我治理,我当为贤明的君主除去凶恶和奸猾之徒。
9、唐太宗亲自为《晋书》的《宣帝纪》《武帝纪》《陆机传》《王羲之传》分别写了史论。《晋书》问世后,“言晋史者,皆弃其旧本,兢从新撰”。
10、晋书载记第二十八 慕容超
11、安少有盛名,时多爱慕。乡人有罢中宿县者,还诣安。安问其归资,答曰:“有蒲葵扇五万。”安乃取其中者捉之,京师士庶竞市,价增数倍。安本能为洛下书生咏,有鼻疾,故其音浊,名流爱其咏而弗能及,或手掩鼻以髛之。及至新城,筑埭于城北,后人追思之,名为召伯埭。
12、争分夺秒 《晋书·陶侃传》:“常语人曰:‘大禹圣者,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
13、《晋书》问世后,“言晋史者,皆弃其旧本,兢从新撰”,说明它在当时和后世都受到人们的重视。当然,《晋书》也有明显的缺点,这突出地表现在它记述了一些神怪故事和小说材料,而这些是不应当被当作历史来看待的。我们在阅读《晋书》的时候,必须注意到这一点。(瞿林东)
14、四海鼎沸 《三国志·蜀志·谯周传》:“既非秦末鼎沸之时,实有六国并据之势。”《晋书·祖逖传》:“若四海鼎沸,豪杰并起,吾与足下,当相避于中原耳。”
15、中流击楫 《晋书·祖逖传》:“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
16、五子:长文狩,青州刺史;次文顺,明州刺史,即任为家焉;三文伯,华州刺史;四文起,新安郡守;五文建。
17、说起《晋书》,就会使人想到唐太宗在《修诏》里讲的一句名言:“大矣哉,盖史籍之为用也!”(《唐大诏令集》卷《全唐文》卷8)意思是说,史书的作用大得很啊!唐太宗历来很重视修史,今存“二十五史”,其中就有六部史书是在唐太宗时期修成的。他的这篇诏书,就是指示皇家史馆重写一部《晋书》。
18、闻鸡起舞 《晋书·祖逖传》:“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19、《晋书王猛传》原文及译文原文: 王猛字景略,北海剧人也。博学好兵书,谨重严毅,气度雄远,细事不干其虑,自不参其神契,略不与交通,是以浮华之士成轻而笑之。
20、人中之龙 《晋书·宋纤传》:“吾而今而后知先生人中之龙也。”
五、晋书安贫乐道文言文翻译
1、《晋书·安贫乐道》出自《晋书》。《晋书》是中国的二十四史之唐房玄龄等人合著,作者共二十一人。记载的历史上起三国时期司马懿早年,下至东晋恭帝元熙二年(420年)刘裕废晋帝自立,以宋代晋。该书同时还以"载记"形式,记述了十六国政权的状况。原有叙例、目录各一卷,帝纪十卷,志二十卷,列传七十卷,载记三十卷,共一百三十二卷。后来叙例、目录失传,今存一百三十卷。
2、此前,谢安从石头出发,金鼓忽然破碎,又加上谢安说话从不出差错,这一天忽然出现谬误,众人觉得十分奇怪。不久谢安逝世,终年六十六。孝武帝在朝殿里哭吊三天,赐棺木、朝服一具,衣一套,钱百万,布千匹,蜡五百斤,追赠太傅,谥号曰文靖。
3、晋书列传第五十六 张轨等
4、金貂换酒 《晋书·阮孚传》:“迁黄门侍郎、散骑常侍。尝以金貂换酒,复为所司弹劾,帝宥之。”
5、破竹之势 《晋书·杜预传》:“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数节之后,皆迎刃而解。”
6、既出,温问左右:“颇尝见我有如此客不?”温后诣安,值其理发。安性迟缓,久而方罢,使取帻。温见,留之曰:“令司马着帽进。”其见重如此。
7、少聪敏刚毅,明大义,果于进退。当西晋不振,蜀中李雄窃据自称“成都王”,蜀地扰攘,人民星散,千里无烟,遂致张宾者称“阆中王”。后传檄蜀中,欲复故汉,而邑镇总统陈元振亦豪侠辈,臂力过人,遂倡义举,置牛酒,会乡邻,思为恢复计,里中少年翕然从之。公知事之必不可为也。谋诸夫人李氏,曰:“成则国家之幸,败则家门之祸”,乃携家潜遁长安,又之洛阳,又之琅琊东莞。
8、晋书列传第五十八 孝友
9、《晋书》列传七十卷是做得比较好的,内容比较广博,记述比较详尽,保存了十分丰富的珍贵史料。列传中有不少合传,其中豪门大户子列父子集合一传者,反映出当时门阀贵族势力之强大。还有一些合传,或者是思想情趣相近的文人名士,或者是职业相同的史学家,或者是年代先后不同而同属乱臣贼子者。从这些合传可以看出撰史者的用心安排。
10、《晋书》中还有一个毛病,就是参杂了大量荒诞不经的神怪事件,流于《搜神记》之类的笔记小说
11、晋书帝纪第九 简文帝 孝武帝
12、晋书列传第二十二 郤诜 阮种 华谭 袁甫
13、(原载《上海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14、谦虚谨慎 《晋书·张宾载记》:“封濮阳侯,任遇优显,宠冠当时,而谦虚敬慎,开襟下士。”
15、公元413年,鸠摩罗什大师圆寂。
16、曰:‘会见汝在荆棘中耳?’”
17、(赏析)陆机、陆云兄弟风骨清爽,神情俊迈,文藻富丽宏阔,言论慷慨激烈,是独步当时的名士。这句话高度评价了二人的才学,文字华丽优美,设喻生动,对仗工整,不逊二陆文章,达到内容和形式完美的统一。
18、李淳风,唐初著名天文学家,《晋书》的《天文》、《律历》、《五行》等志出于他的手笔。
19、(赏析)王祥非常孝顺,曾在严冬为母亲卧冰求鱼,果然有鲤鱼跳入怀中。儿子烈、芬都早有好名声,王祥很疼爱他们,不幸他们同时亡故。死前烈表示愿回故土,芬表示愿葬京邑,王祥痛哭流涕地对二子做了上述评价。
20、晋书的修撰,从贞观二十年(公元六四六年)开始,二十二年(公元六四八年)成书,历时不到三年。参加编写的前后二十一人,其中房玄龄、褚遂良、许敬宗三人为监修,其余十八人是令狐德棻、敬播、来济、陆元仕、刘子翼、卢承基、李淳风、李义府、薛元超、上官仪、崔行功、辛丘驭、刘胤之、杨仁卿、李延寿、张文恭、李安期和李怀俨。天文、律历、五行三志,出自李淳风之手;修史体例,是敬播拟订的,没有流传下来。由于李世民(唐太宗)曾给宣帝(司马懿)、武帝(司马炎)一纪及陆机、王羲之两传写了四篇史论,所以又题“御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