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杨业
1、那么,历史上真实的杨业,又是怎么样的,是否如演义所说,还是另有隐情。
2、这就是国力的差距。早在后周时代,武守琦就曾经在两淮争夺战中建立功勋。北宋代周后,武守琦驻守晋州多年,北汉根本不能越雷池一步。从综合实力来说,在宋初诸将中,武守琦只能算一个二三流的将领。可是,在军队士气高涨装备精良、国运上升的时期,武守琦这个二三流将领,照样可以击败杨业这样的北汉第一流名将。
3、宋太宗的这种警告还算温和,大体上是属于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范畴,没有什么致命的危险。杨业虽然屡立边功,但生存环境不算太好。他不仅得不到充分的信任,还屡受排斥,诸如监军那样的上级领导前来,更是常常对他冷眼相看。这都是因为他是降将,在宋将看来他尚不是自己人,要想融入其中,还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非常艰难。
4、折氏世居今天的陕西府谷一带,是当地的豪族。折太君的高祖,是唐朝后期的地方武将。祖父折从阮在后梁时为府州刺史。后晋时,契丹入掠,他同杨信联合共同举兵抵抗。后来,他俩共同辅佐河东节度使刘知远做了后汉皇帝。折德扆是折从阮的长子,行伍出身,一直跟从父亲参加抗辽斗争,后汉时为府州团练使。折太君生长在军人家庭,经常耳闻战马嘶鸣,婚后的公公和丈夫也是久经沙场的战将。所以,她也“善骑射”,“尝佐业立战功”,连她的侍女、仆从也个个武艺过人。她和杨业的婚姻可以说是门当户对的美满姻缘。至今,山西临县、离石的人民还流传着杨业在当地的七星庙迎娶折太君的故事。
5、那么,哪一种情况才是事实呢?南宋人李焘编订的《续资治通鉴长编》认为《九国志》更可信。首先,《九国志》的为宋太宗时期路振所撰。路振乃是宋朝著名史学家,在宋真宗朝参与编修《太祖实录》和《太宗实录》。路振和杨业同处一个时代,《宋史》则为南宋史学家编订。相比之下,《九国志》的可信度更高。在太宗朝编订的《旧五代史》中,记载劝说刘继元投降的,只有其岳父马峰一人。马峰劝说的理由也不是保全百姓,而是投降可以保全性命,保全富贵。
6、杨业无端被人猜疑,显得十分气恼,言道“今君责业以不死,当为诸公先”。临行前杨业指着陈家谷说道:“诸君于此张步兵强弩,为左右翼以援,俟业转战至此,即以步兵夹击救之,不然,无遗类矣。
7、杨业本就是中原汉人,北汉也想要恢复中原江山。杨业本名杨重贵,本就是中原汉人。他自幼跟着北汉开国皇帝刘崇,所以对北汉的忠诚度是没的说的。
8、一想老成持重的曹彬竟然真的被耶律休哥断了粮道。曹彬大军有十万人,集结了当时宋军中最优秀的精英将领,然而正是由于诸将居功自傲,最终导致曹彬指挥失灵。
9、杨业,又名杨继业,故里在太原府石州平夷县,即今山西省柳林县杨家村人。初名继业,生在杨家村,长在何家梁,发迹于刘家沟。所历三村三姓,缘起杨家村生母没奶,寄养于何家梁村何姓,乳母刘氏。日久恩深不回,随兄继恩、继元取名继业,并改姓为何。
10、其孙子:杨宗显、杨传永、杨德政、杨宗广、杨充广、杨宗魁、杨宗宪、杨宗孝、杨宗峰、杨宗原、杨宗槐、杨宗保、杨宗勉、杨宗政、杨宗奎、杨宗英、杨宗连、杨宗飖、杨宗土、杨宗唐、杨宗童、杨宗齐、武伯候杨琪。杨继业(约932~986年)又名杨业。原籍麟川新秦(今陕西神木),因他长期在太原生活,故《宋史》称他为太原人,北宋名将。他从小就擅长骑射,爱好打猎。曾对同伴说:“我他日为将用兵,亦犹鹰犬逐雉兔尔”。
11、石敬瑭死了以后,他的侄子石重贵即位,对契丹不再那么恭顺。耶律德光以此为借口,于契丹会同九年(946年)大举出兵南下灭掉后晋。第二年耶律德光进入开封,改国号为辽。他纵兵大肆掳掠,中原人民纷纷武装反抗,耶律德光被迫退出开封北归,途中病死。杨信带领儿子杨业,在耶律德光攻入开封之时,联合府州的折氏父子,共渡黄河北上,攻克麟州(今陕西神木县北),自为州主。这时杨业已有十八九岁。
12、杨延昭(958—1014),本名杨延朗,后因避赵玄朗讳,改名杨延昭,亦称杨六郎。北宋抗辽大将杨业长子(一说为次子,为杨延玉之大弟),生于五代后周显德五年,卒于北宋大中祥符七年,原籍麟州(今陕西神木)新秦人,北宋前期将领。自幼随杨业征战。雍熙三年北伐,杨业率军攻应、朔等州,延昭为先锋,时年二十九岁,战朔州城下,流矢穿臂,战斗愈勇,终于攻下朔州。其父死,便担负起河北延边的抗辽重任。雍熙北伐之后,延昭在景州(今河北景县)、保州(今河北安新县)等地抵御辽军侵扰,死后陪葬于永安县(今河南巩义宋英宗永厚陵)。
13、杨业在历史上第一次亮相是在开宝元年。这一年,北汉睿宗刘钧去世,其子刘继恩即位。刘继恩为人刻薄寡恩,滥杀功臣,即位不足两月就被部下杀死。刘钧的另一个儿子刘继元即位。听闻这个消息,宋太祖大喜,调集大军攻打北汉。北汉新君大为惊恐,一方面派出轻骑向契丹求援,一方面派遣将领率领北汉精锐到边境抵御。这个领命出征的北汉将领就是杨业。
14、外戚刘文裕被除名,配隶登州,但“岁余,上知业之陷由王侁,召文裕还”。最后,杨业牺牲的主要责任都被推给王侁,王侁被除名,配隶金州,后死于召还途中。
15、自此之后,杨家将的故事流传千年、口口相传,“大奸臣”潘仁美也被骂了千年。回看我们的很多历史故事,百姓们向来推崇悲情英雄,有悲情英雄必然会有反面典型,这样才有衬托性。
16、杨业,原本是北汉的将领,在北汉遭受宋王朝围攻时,英勇作战的杨业得到了敌方统帅宋太宗赵光义的青睐。公元979年,北汉在宋太宗的的亲征下终于投降,杨业也因此归降北宋。
17、赵匡胤死后,赵光义登基称帝,他也是有一统天下的志向。为此在他登基以后,便率领大军北伐,目的就是为了灭了北汉。
18、据记载杨延玉于辽国作战中阵亡;杨延昭官任防御使;杨延浦、杨延训官任供奉官;杨延瑰、杨延贵、杨延彬官任殿直。
19、此时的王侁分不清局势,他只看到了先前西路军队的勇猛,只想到西路军队取得的巨大战果,而看不到此时西线战场的凶险,没有想到敌我之间的战力差距。他命令杨业必须去孤军奋战,引诱敌军,然后王侁自己和潘仁美在后面支援。王侁想夺取此次的战果,他的野心人人可见。
20、宿将潘美成知名“背锅侠”
二、杨业峰
1、杨业身为代州知州兼三交驻泊兵马部署,与当时的大将潘美共同屯兵防辽。次年三月,潘美自三交口巡抚至代州,适遇辽军南犯雁门,杨业率骑兵由小陉至雁门北口向南,与潘美所部合击,大败辽军,杀辽将萧咄李,俘辽将李重海。
2、杨业一生都在边关,对边事相当熟悉。太平兴国五年,辽景宗发兵十万攻雁门,杨业以凭借对地形的熟悉,以数千精兵绕道辽军背后发动突袭,大败辽军,杀死辽国驸马侍中萧咄李,活捉马步军都指挥使李重海,从此威震边境,成为契丹人的眼中钉。
3、评价赵光义:“执干戈而卫社稷,闻鼓鼙而思将帅。尽力死敌,立节迈伦,不有追崇,曷彰义烈!故云州观察使杨业诚坚金石,气激风云。挺陇上之雄才,本山西之茂族。自委戎乘,式资战功。方提貔虎之师,以效边陲之用。而群帅败约,援兵不前。独以孤军,陷于沙漠;劲果猋厉,有死不回。求之古人,何以加此!是用特举徽典,以旌遗忠。魂而有灵,知我深意。”欧阳修:“父子皆名将,其智勇号称无敌,至今天下之士至于里儿野竖,皆能道之。”苏颂:“汉家飞将领熊罴,死战燕山护我师;威信仇方名不来,至今遗祠雁门关。”
4、山西自古出良将,民间谚语说“山东出相,山西出将”。杨业出生在这样的地方,父辈又是地方武装力量的领袖,加之生长在烽火连天的时代,所以他自幼就善骑射,好打猎。每次出猎,他的猎获物总是比别人多。他还常对伙伴说:“我将来当了大将带兵,会像老鹰、猎犬追逐兔子一样。”十五六岁的时候,杨业已跟随父亲出入沙场了。
5、但谷口留有他唯一的希望——在出发之前,杨业曾向潘美建言,在此处留下一千弓箭手埋伏,少量骑兵。那么即使杨业部队尽没,至少也能换得三州百姓万无一失。
6、杨继业原名刘继业,太原人氏,追随刘崇,赐姓为刘,并被任命为北汉节度使,宋太宗即位以后,开始挥师攻伐太原,北汉主刘继元投降宋师,刘继业随后也降宋,被宋太宗授为大将军,所以刘继业降宋后又恢复了原姓,一业字为名,故称为杨业,后人称为杨令公。
7、杨家将的正史、戏曲与小说,分裂许多不同的版本,杨业七子的名字和结局都有不同。按照作品年份,人物由大到小的排列为:
8、北宋名将杨业的死对整个北宋,亦或是后人来说,都是一种遗憾与可惜。他本不该死,却因卑鄙小人王侁的愚钝所害。尽管王侁才是杨家将之死的幕后黑手,但人们总不甘心他就这么死去。所以人们会想尽一切办法来弥补自己的不甘与遗憾,而作为主帅的潘仁美也因此被安置了一顶黑锅,并背负了一千多年。
9、杨信去世之后,杨业的弟弟杨重勋继承了麟州刺史的职位,因为杨业效命北汉与后周为敌,当然不可能返回后周继承父业。麟州地处北汉与后周边境,杨氏的武装力量有限,没有强大到足够自保或自立,为了保全自己、保存实力,杨重勋在北汉与后周之间不停地摇摆,他以麟州刺史的身份几次投降北汉又数次回归后周。
10、但战局风云突变,辽国萧太后调兵遣将,御驾亲征。5月,辽国北院大王耶律休哥率军追赶宋军。作为宋军主力的东路军曹彬所部在岐沟关被辽军追上,十万宋军全军溃散,宋军“为辽师冲击死者数万人,沙河为之不流,弃戈甲若丘陵”。
11、等到郭威灭了后汉,建立了后周时,刘崇无奈只能宣布建立北汉,并且与契丹相约为父子国家,以契丹为父。这个时候的杨业纵然不满这种关系,却也无可奈何。
12、后来的演义中,潘仁美也一直以坏人的形象出现,承受着人们的怒火。懂的人都懂,也只是当成一股风,听完就忘,而无知的人们,却把它当成真正的历史,并牢牢记住。潘仁美无辜地背了一千多年的黑锅,也因为当今的影视片在延续着。希望当今的影视片能标注一下,让潘仁美能脱下黑锅,喘口气,不要让改编成为事实。
13、杨业战死沙场,实在是可惜。公元980年,辽军南下以后,杨业带着数千人马,绕道到了雁门关北边,向南突袭正在攻打雁门关的辽军。而北宋这边的大将潘美,也出城迎战,将大辽的人马杀了个片甲不留。
14、倜傥任侠,善于骑射,喜好打猎。忠烈武勇,甚有智谋。北汉建立后,追随北汉世祖刘崇,任保卫指挥使,以骁勇闻名远近。屡立战功,迁升建雄军节度使,号为“无敌”。(3)宋太宗灭亡北汉后,归顺宋朝,拜郑州刺史,授右领军卫大将军。累迁云州观察使、代州刺史兼三交驻泊兵马部署。
15、四郎杨贵,字延辉,善使一杆菊花点金枪;也在阵前立功,封明威将军、代州团练使,是七郎八虎中唯一长寿的人。
16、而是兵分三路,以曹彬为东路军攻取涿州,牵制辽军主力,而西路军潘美和东路的田重负责攻击辽军后方,此次战役按理来说宋太宗谋划充分,在大战开始时也是连战连捷,
17、撤军主要是为了避免宋军遭受更大的损失,但是从后来的战局来看曹彬贸然撤退,导致这场战争直接失败,曹彬一撤退,就导致潘美和田重进的中西两路军队失去了策应。
18、杨业中伏之后且战且退,从朔州南三十里狼牙村转战退至陈家谷口,此时杨业军中已近乎全军覆没,而杨业自己身上也有二十几处伤口。
19、杨家将满门忠烈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杨令公被潘仁美所害,更是由于杨家将演义的存在,流传千年,潘仁美由此千夫所指,成为奸臣的代名词。
20、但是潘美部将以为辽军败走,都打算争功,于是便率军离开了谷口,潘美无法节制,诸军大乱,杨业引诱辽军至谷口,却不见伏兵杀出,绝望至极,拼死一战,死在战场。
三、杨业和潘美的真实关系
1、将要出发,杨业哭着对潘美说:“这次行动一定对我们不利。我是太原的降将,按理应当处死。皇上没有杀我,恩宠我让我做了将帅,交给我兵权。不是我放过敌人不去攻击,只是想等时机,准备立点军功来报效国家。现在大家责怪我躲避敌人,我应当率先死命杀敌。”并指着陈家谷口说:“各路军马在这里摆开步兵、弓箭,支援左右翼的兵力,等我转战到这里,就用步兵夹击敌人救援你们,否则,都会被敌人所杀。”潘美于是和王侁率领部下的兵马在谷口布阵。从寅时到巳时,王侁派人登上托逻台眺望,以为契丹军队被打败撤走,都打算争功,立即率兵离开谷口。潘美不能控制,于是沿着交河向西南行军二十里。不久听说杨业战败,立即带兵后退。
2、我欲比君周子隐,诛彤聊足慰忠魂。
3、比和珅还聪明的清朝贪官,留下千亿资产,子孙至今都是大富翁
4、所以说,连一起的武将们都看不起他,杨业又如何能够融入到北宋朝廷,又如何能够创功立业呢?而所谓的杨家将的故事只是戏说而已,当不得真。
5、杨业对剩下不足一百的士兵恸道:“汝等各有父母妻子,与我俱死无益也,可走还报天子。”可杨业往日与士卒同甘苦共患难,深受士卒的拥戴,如今面临生死关头,他们都不肯离去,杨业遂“再率帐下士力战,身被数十创,士卒殆尽,犹手刃数十百人”。
6、结果在狼牙村中伏大败,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于陈家谷力战被擒。杨业无限悲愤,为表白忠心,绝食三日而死。追赠太尉、大同军节度使。
7、杨业最后一战。金沙滩之败,原因有四:
8、杨业,本名杨重贵,原籍麟川新秦,因长期在太原生活,故《宋史》称他为太原人。杨业乃为将门之后,其父杨信为麟州刺史,臣附于北汉。
9、"母寡子弱,族属雄壮(指契丹皇族势力),辽防未靖(宋军威胁),我可怎么办呢!"韩德让、耶律斜轸忙跪前表忠心,"信任臣等,何虑之有!"
10、他在赵匡胤还是个都检点时,就在他手下效力,绝对算得上嫡系。陈桥兵变之后,赵匡胤就是派潘美去会见后周大臣,宣读自己的第一份圣旨。
11、杨业,并州太原人。其父杨信,曾任后汉的麟州刺史。杨业从小洒脱有侠气,善于骑马射箭,喜欢打猎,所得猎物比别人多好几倍。曾经对他的随从说:“我将来当将军带兵,也要像用猎鹰、猎狗追逐野鸡、野兔一样。”成年后辅佐刘崇,为保卫指挥使,因为骁勇善战出名。多次升迁到建雄军节度使,多次立下战功,每次都能取胜,国人给他起了一个绰号叫做“无敌”。
12、说杨家是麟州新秦人,见于欧阳修的《杨琪墓志》。墓志中说:“杨君琪,字宝臣,麟州新秦人也。”杨琪是杨信的重孙,杨业的侄孙。所以,后人根据这个墓志,就说杨家是麟州新秦人。还有,北宋曾巩著的《隆平集·杨业传》以及《资治通鉴》上也都说杨业是麟州人,那是因为杨信在后汉时担任过麟州刺史,当时全家迁居麟州。杨信后来死于麟州,由于长子杨业不在身边,麟州刺史一职就由次子杨崇训继承。杨琪是杨崇训的孙子,欧阳修称杨琪为麟州新秦人,也有一定道理,因为杨琪的曾祖父就已移居麟州了。当然如果论原籍,杨琪还应当说是保德人。
13、其实,怪事也不怪,理由很简单:当地的人民敬仰他。包括汉人,契丹人,深深地仰慕他的英雄事迹,所以冒死也要建庙纪念。
14、所以北汉皇帝刘崇,其实是有志向恢复汉室江山的,尤其是恢复后汉的江山。后汉所占据的地盘,那就是广袤的中原地区,为此杨业的志向当然也是恢复中原地区的统治。
15、东路军失败后,大家都已经明白了局势,此次北伐战争宣告失败了。西线战场已经没有成功的可能,赵匡胤痛心不已,但是又无可奈何。已经付出了惨痛的代价,这样草率地撤退,让赵匡胤脸上无光。于是赵匡胤命令潘仁美、杨业带着应州、云州等地的百姓回到北宋,作为他这次的战利品。这艰难的任务,给潘仁美、杨业带来的压力可想而知,尤其是得知东路军的惨状。
16、杨业也就是我们非常熟悉的杨家将老令公,他的子孙后代都被称之为杨家将。我们也比较习惯称呼他为杨老令公或者杨继业。
17、可惜的是,千年之后,人们只知潘仁美而不知潘美。杨业的好搭档潘美就这样被黑化了...
18、那么给潘美的处罚呢,仅仅是削秩三级,责授为检校太保,也就是降职了事。
19、随后,他发起突袭、大败辽军,从此威震边境,更获得了“杨无敌”的美称。树大招风,杨业也成为了契丹人的眼中钉,肉中刺。2年后,契丹帝国的皇帝辽景宗去世,继位的是12岁的小皇帝辽圣宗尔。
20、宋太宗听说后,非常悲痛惋惜,随后下诏:“杨业真如坚硬的金石,他的气节让风云激荡。他本是陇上的雄才,指挥虎狼军队,防守边境报效国家。可是各将领不遵守约定,不上前救援。杨业带领孤军陷入沙漠;刚毅忠烈,视死如归。古人之中,也没有比他更崇高的了!所以特地举行典礼,表彰他的忠烈。如果他的灵魂有知,应道了解我的深意。大将军潘美降职三级,监军王侁免冠、流放到金州,刘文裕免官、流放到登州。”
四、杨业
1、开元八年(975年),北宋调集精锐,在主帅曹彬的率领下攻打南唐。北汉皇帝刘继元以为宋朝北疆防御必然松懈,命杨业率领大军进攻晋州(约今河北石家庄)。不料晋州守将武守琦在洪洞地区大败杨业。(是月,北汉主命刘继业、马峰攻晋州,武守琦败之洪洞。)
2、杨业从小就擅长骑射,爱好打猎,武艺高强,二十多岁进入太原的北汉政权,受到北汉皇帝的信任和重用。
3、众所周知,赵匡胤当了皇帝以后,为了加强中央对军队的直接控制,上演了一出“杯酒释兵权”,解除了禁军首领的军权,后来又罢免了掌握重兵的节度使之权。
4、赵匡胤一朝,潘美在南征北战中立功无数,为大宋一统天下立下汗马功劳,由此成为开国顶尖的名将。
5、后屡立战功,迁升建雄军节度使,国人号为"无敌"。宋太宗素闻杨业之名,于北汉灭亡后,遣使召见杨业,授右领军卫大将军。累迁代州刺史兼三交驻泊兵马部署。
6、杨家将的故事在我国民间流传久远,深入人心。杨业就是杨家将故事中最主要的真实人物。
7、与部将王贵等于陈家谷口一战殉国。兄弟七人,延朗为崇仪副使、延浦、延训并为供奉官,延环、延贵、延彬并为殿直(官名)。
8、986年,宋太宗决定北伐辽国,收复燕云十六州。以忠武军节度使潘美为云、应路行营都部署,任西路军主将,杨业为副主将,西上阁门使、蔚州刺史王侁,军器库使、顺州团练使刘文裕为护军。
9、986年,宋军分三路攻辽,杨业与主帅潘美等连克云、应、寰、朔四州。但东路宋军于岐沟关大败,辽军乘胜大举反击,潘美、杨业等奉命掩护四州民众后撤。
10、宋太宗发动雍熙北伐的时候,杨业是副主将,在军中没有多少话语权,而且他是北汉降将却深受赵光义信任,军中将领对他充满了嫉妒。
11、从此宋太宗就非常信任杨家的人,杨业的几个儿子全都得到了宋太宗的信任。可见忠义之人,是可以为后世子孙谋福报的。
12、杨延玉(?—986年),并州太原(今山西省太原市)人,北宋抗辽名将。杨业之子。雍熙三年(986)正月,随乃父征战。
13、契丹人纵然强大,那也是异族,杨业知道自己就算投靠了契丹,也很难融入到契丹人的生活中去,更不可能得到人家的信任。
14、从北汉归降的杨业在刚刚投降之初,便因“善自为谋”而救宋太宗于危难,以其御边之能力,本可以在北宋较有作为,但他未能深刻领悟北宋皇帝牢牢控制军事指挥权的做法。
15、在《宋史·杨业》中曾有记载:“主将戍边者多忌之,有潜上谤书斥言其短,帝览之皆不问,封其奏以付业。”
16、可以说:“将从中御”这个权宜之计,使前线将领完全丧失了军事指挥权,只能根据皇帝在战前制定的阵图进行战斗,在战争过程中不断根据形式变化以诏书的形式发布命令。
17、驰驱本为中原用,尝享能令异域尊。
18、再者,以杨业在北汉军中的地位论,他也很难再受重用。他与北宋征战多年,积怨应该不浅。他在抗宋过程中获得了很高的声誉,现在又转过来依宋抗辽,难免会受到歧视或嘲弄。
19、降将的日子是最为难过的,在正统方看来,你既然可以弃城降我,在危急关头也可以降他。实际上,杨业并没有可值得怀疑的前科,与他的兄弟不同,杨业自跟随刘崇之后,30多年间,不管北汉发生什么样的变动,他一直忠心耿耿,从无二志。
20、据《辽史》记载,杨业归顺北宋后,与辽军对阵,辽将耶律斜轸责问其:“汝与我国角胜三十余年……”足见杨业战斗经验之丰富。
五、杨业的父亲叫什么名字
1、赵雅芝——佘赛花、狄龙——杨业、蔡琳——潘语嫣、苏有朋——杨四郎胡静——明姬公主、王艳——毛小英、寇振海——潘仁美、赵强——潘豹张谊——杨楚楚、严昆——杨七郎、贾乃亮——杨六郎、保剑锋——杨五郎张梓宸——杨二郎、牛萌萌——柴郡主大郎杨延平(林江国)、三郎杨延辉、漪云、柴王、八贤王、寇准、明德太子、管家杨洪。
2、其实,杨业的惨死,多少也有一些历史背景的原因。宋朝建立以后,赵匡胤就通过“杯酒释兵权”把军权集中到的中央,大大削弱了武将手中的权力,“重文轻武”的风气逐渐愈演愈烈。
3、揭秘杨家将第一人杨业手杀上百人后绝食而死44宋太宗赵匡义攻打北汉时,曾下重金寻找一个人,这个人就是杨业,是杨家将第一人,也就是常说的杨家将第一人,也叫杨继业,杨令公,此人实在达奚长儒以两千人对十万大军居然把敌人打哭了66隋朝因为国祚短暂,所以很多牛人知名度不高,比如名将韩擒虎,杨素、史万岁等等,今天来说一个鲜卑族的名将,此人最后一战实在壮烈!由于文艺青年明英宗:推崇室家之恋与原配伉俪情深159不少人读史都习惯于脸谱化,把历史人物简单分为好人和坏人两种。
4、杨业带着数万北汉精锐冲出城门,冲击宋军西寨。宋军西路军多数睡着。发觉敌军来袭,主帅赵赞匆忙迎战,被弩箭射穿了脚。北汉士气高涨,宋军疲于应付,死伤很多。就在北汉前锋快要冲到宋军中军大帐的时刻,忽然千余宋军带着五六千拿着斧头的民夫冲入战团。杨业的北汉军腹背受敌,不得已只能退却。原来,东路军的一只后勤部队正在附近砍伐木头,听到厮杀声,急忙来救援。
5、传说中,杨业是深受北宋重用的有功之臣,大宋江山若有十分,杨家担了七分。但事实是,杨业归宋时并没太受重用,也没受重赏。宋太宗封赏降臣之时,除了北汉主刘继元之外,马峰、郭万超等四人受的封赏最重,杨业根本靠不上边,所以都未在记录之列。归宋三个月后,因为要被派往边防前线,才有了对他的所谓厚赐。宋朝的用人之计是密赏,跟今天企业的密薪制相似,赏了些什么,赏了多少,别人无从知晓。
6、当时,宋太祖已经建立宋朝,全国统一指日可待,杨继业向北汉皇帝提出了奉国归宋的主张,遭到反对。不过,他对北汉政权,一直忠心耿耿。
7、其父死,便担负起河北延边的抗辽重任。雍熙北伐之后,延昭在景州(今河北景县)、保州(今河北安新县)等地抵御辽军侵扰,死后陪葬于永安县(今河南巩义宋英宗永厚陵)。
8、关于北宋名将杨业之死,真实的历史记载与小说戏文里的描述几乎截然相反。潘美果真是谋害杨业的元凶吗?杨业战死何地,是金沙滩还是陈家谷?辽宋两国间爆发的惨烈无比的幽燕之战,究竟有何鲜为人知的缘由始末?求索这扑朔迷离的历史谜底,便走进一段令人感慨万千的风云往事。
9、其实杨业大可不必抱怨,在北汉降将中,他所受的待遇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宋在不同时期,对待降将的政策不同。平定太原之前,降将一直都受重用,目的很简单,在于发挥他们的示范效应,吸引更多的将领投降。对于被擒获的将领,则大多不用甚至杀掉。杨业被闲置起来没有被杀掉,还是比较幸运的。如果不是边情紧急,杨业又对契丹情势了然于胸,估计宋太宗还不会想起杨业,他可能永远都会被闲置下去,毕竟他与北宋抗争了近30年,给了宋朝很大的威胁。
10、归根结底,杨业其实是宋朝政治制度转型过程中的牺牲品,宋太宗也明白这一点,杨业死后,宋太宗对其进行加封,更多的是对失去既能忠于朝廷,又敢于按照正确的形式分析去争取最好的战斗结果的杨业的惋惜。
11、任真定知府,不久,改任都部署、并州通判。加官同平章事,数月后去世,终年六十七岁。追赠中书令,赐谥号为武惠。
12、赵光义爱惜人才,可惜多次劝降没有效果。于是赵光义就让刘继元前去劝降杨业。杨业是哭得稀里哗啦,终于选择了投降。
13、宋太宗本以为此次北伐时机正好,辽国军队必定望风而逃,为洗刷高粱河的耻辱,宋太宗吸取前战教训,并没有直接攻打幽州,
14、不过,辽国的实际掌握统治权的却是小皇帝的母亲,也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萧太后萧绰。日趋稳定的宋朝蠢蠢欲动,公元986年,宋太宗便派出曹彬、田重进、潘美率领三路大军四路兵马北伐,史称“雍熙北伐”。
15、潘仁美无辜地背了一千多年的黑锅,作为理智的后人会思考:潘仁美只是跟杨业一起负责统一战线的主帅,他也只是听从指挥办事,从当时潘仁美的地位来看,他还没有那么大的权力能左右这场战争。因此,杨家将之死的幕后黑手到底是谁呢?这很值得人们的思考。
16、杨业向潘美等人建议小心行事,却被主帅无视。监军王侁更是对杨业大加嘲讽:“君侯素号无敌,今见敌逗挠不战,得非有他志乎?”
17、但潘美与监军王侁却迫他率军直趋朔州。杨业知此行必败,出发前约定潘、王率军于陈家谷口接应,而自率军冒死迎击敌军,以掩护大军及百姓撤退。但潘、王闻杨业军陷入重围,乃置杨业军不顾,先行遁去。
18、《宋史》上说杨业是并州太原人。杨业于后周初年,应北汉皇帝刘崇之召,赴太原任职。他在北汉供职二十九年,长期居住太原,所以《宋史》上说他是并州太原人。实际上,杨业无论祖籍,还是他自己的出生地,都是保德,说他是并州太原人就不太合理。
19、宋太宗素闻其名,累授右领军卫大将军、拜郑州刺史,云州观察使、代州刺史兼三交驻泊兵马都部署等职。雍熙三年(986年)杨继业以身殉职。由于杨继业战功卓著,宋太宗降旨赠其太尉、大同军节度使。
20、宋太宗派遣二十万大军,倾举国之力兵分三路伐辽,决心成就后周世宗柴荣和哥哥赵匡胤未竟的事业,杨业仍然和潘美搭档,统帅西路军。西路军也是最强的一路宋军,从三月到四月,西路军势如破竹,连战连捷,接连攻下了燕云山后九州中的四州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