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通网-是一个集常识和杂谈的分享平台

郑板桥咏雪诗61句

1、三、有关传闻:相传,冬日的某一天,乾隆带着一众大臣在湖边游玩,雪花四起,诗兴大发:“一片一片又一片,两片三片四五片,六片七片八九片......”

2、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梅花都不见。

3、一片两片三四片是郑板桥写的,飞入芦花总不见是乾隆皇帝写的。

4、众所周知“咏雪”在古代的时候,它的意思是“赞颂”“表扬”的意思。咏——是咏诵、赞美的意思,是一种词牌名。我的理解就是,咏雪的意思就是赞美大自然雪的意境和美好的意思哦!这首诗以咏雪为题,实际上是观雪感怀。作品中所写的雪,既不是银妆素裹的旷野之雪,也不是漫天飞舞的吉征瑞兆之雪,而是江南...

5、据《晋书》本传,谢道韫的联句不仅得到她叔父的称赏,而且还受到在场嘉宾的一致赞许。这次联句,遂传为一时佳话,谢道韫从此也赢得了“咏絮才”的美名。后来南朝梁刘孝绰写过一首《对雪诗》,其中有“桂华殊皎皎,柳絮亦霏霏。讵比咸池曲,飘飖千里飞”。也许是受到谢道韫的启发。

6、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梅花总不见。

7、乾隆帝的《飞雪》与郑板桥的《咏雪》何其相似乃尔,除了数法不同,与花色不同,从构思到意志、从平凡到出彩,其套路是一模一样的。这两首诗到底是否为抄袭之作,一直以来众说纷纭。

8、清人沈德潜说:“事难显陈,理难言罄,每托物连类以形之。”(《说诗晬语》卷下)比喻是诗歌的基本修辞手法。其要在于贴切传神,新颖入妙。这正是谢道韫此句高于他兄长的地方。

9、一片一片又一片,两片三片四五片。

10、郑燮是【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

11、清代郑板桥的《咏雪》以数字描写大雪纷飞,从一到十到千到万到无数,把我们拉入了他描绘的漫天飞雪中。最妙的是,大雪中还有一株梅花,傲立雪中。

12、创作到这里乾隆思路仿佛短路一般再也创作不下去了,就在这时,大学士沈德潜急遽上前接了一句“飞入芦花都不见”,于是让乾隆高声称赞,与缓解了大家的尴尬。

13、意思是: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九十片。千片万片无数片,落入梅花丛中就都不见了踪影。

14、翻译:谢安在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和他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

15、白话译文

16、六片七片八九片,飞入芦花都不见。

17、一、古诗原文《咏雪》

18、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梅花总不见。

19、《咏雪》全诗如下: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梅花总不见。  妙处:全诗几乎都是用数字堆砌起来的,从一至十至千至万至无数,却丝毫没有累赘之嫌,读之使人宛如置身于广袤天地大雪纷飞之中,但见一剪寒梅傲立雪中,斗寒吐妍,雪花融入了梅花,人呢,也融入了这雪花和梅花中了。

20、一、原文:一片一片又一片,两片三片四五片。

21、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

22、此诗的前三句就是傻话唠数雪,最后一句一下子将诗意升华,全诗看似简单,却颇有雅趣。雪与芦花融为一体,将雪的形态描绘得淋漓尽致。只是,这首诗却被人说成是乾隆帝与纪晓岚共同完成的,乾隆帝是那个数雪的话唠,纪晓岚是那个让全诗升华的人。

23、二、古诗鉴赏

24、据流传的故事,说他陪乾隆皇帝到御花园赏雪,皇帝随口说了句:“一片两片三四片”,大臣及随从脑瓜子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于是当场就鸦雀无声,你想,没有人随声附和,场面多尴尬!啊哈,偏偏有郑燮郑板桥,立即随了后面的三句。

25、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他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风吹柳絮满天飞舞。”太傅大笑起来。她就是谢安大哥谢无奕的女儿谢道韫,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26、咏就是歌咏的意思,咏雪就是用诗词来吟咏雪。东晋的谢道韫曾这样写雪花,未若柳絮因风起。

27、天上飞舞著大雪,五片六片七片八片的飘下来。雪越下越大,雪花就像千千万万片的洒下来。啊!说也奇怪,哪千万片的雪花落在地上的芦花中,却突然没有了踪影。

28、清.郑燮

29、一日,谢安在大雪纷飞的日子里和家人们聚会,看到外面的雪景问屋里的孩子们:"这雪像什么呢?"他的侄儿赶忙抢着说:“就像在空中撒了一把盐。“而他的侄女谢道韫道:"就像柳絮在风中起舞。”谢安听后大笑。是啊纷飞的柳絮轻盈灵动给人美感,更让人在冬天感受到了春天的活力。朋友们你们觉得怎么样呢?

30、另外,关于乾隆帝的这首《飞雪》诗,还有人说是抄袭了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原名郑燮)的《咏雪》诗:

31、这首诗的作者是清代郑板桥。

32、谢安所乐,在于裙钗不让须眉,侄女之诗才,更在侄子之上。按谢朗少有文名,《世说新语·言语》篇引《续晋阳秋》称他“文义艳发”,《文学》篇引《中兴书》说他“博涉有逸才”。所以叔父出韵起题,侄子即为唱和,正见其才思敏捷也。平心而论,“撒盐空中”亦不失为一种比方,雪,以其粉白晶莹飘散而下,谢朗就近取譬,用撤盐空中拟之,虽不高明,也差可形容了。

33、穷困潦倒暂住焦山别峰庵时,巧遇马曰琯马曰璐二人,之后结下深厚友谊。之后在大雪纷飞的一日,郑板桥冒着风雪前往小玲珑山馆访问二人,正遇到一群读书人正在赏雪吟诗。他

34、这是一则千古佳话,表现了女才子谢道韫杰出的歌才华、对事物细致的观察和具有灵活想象力。

35、一个雪天,谢太傅召集子侄赏雪作诗,谢道韫写出“未若柳絮因风起”的千古名句。

36、四、此诗其实是为郑燮所作的《咏雪》改编,非乾隆所作。

37、据《晋书·王凝之妻谢氏传》及《世说新语·言语》篇载,谢安寒雪日尝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安欣然唱韵,兄子朗及兄女道韫赓歌(诗即如上),安大笑乐。

38、乾隆与郑燮:梅花芦花谁为本?

39、作者:郑板桥(清)

40、是郑板桥写的

41、诗的前两句是虚写,后两句是实写,虚实相映融铸出了清新的意境。前三句看似平平常常,在低谷徘徊,然而到了结尾的第四句,却以动静相宜的深邃意境,一下子将全诗从低谷推向奇峰。全诗几乎都是用数字堆砌起来的,从一至十至千至万至无数,却丝毫没有累赘之嫌,读之使人宛如置身于广袤天地大雪纷飞之中,但见一剪寒梅傲立雪中,斗寒吐妍,雪花融入了梅花,人也融入了这雪花和梅花中了。

42、二、释义:天空中下起来一片又一片的飞雪,雪花在天空中自在地飞舞,飞到芦花从中却又消失不见了。

43、柳絮,作为春时景物,有似花非花,因风而起,飘忽无根,满天飞舞的特征。晋伍辑之《柳花赋》曾形容:“扬零花而雪飞,或风回而游薄,或雾乱而飙零,野净秽而同降,物均色而齐明。”谢道韫将此来比拟北风吹起漫天飞雪,堪称契合无间。取柳絮可比其形言其大,点明当时的“雪骤”之景,而“因风起”更指出它随风飘舞,漫无边际的自然特点。(宋代的`贺铸《青玉案》词有“满城风絮”句。)由此较之,雪花柳絮,可谓是异迹而同趣了。如此再看“撒盐空中”的比方,则未免有局促见肘之诮了。

44、飘飞的雪花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

45、相传,乾隆帝作有《飞雪》一诗。

46、乾隆与纪晓岚之间就有个流传很广的传说,那就是乾隆帝唯一入选小学教材的短诗《飞雪》:

47、咏雪古诗意思20字:

48、然而,聪颖的妹妹并不迷信兄长的才名。她觉得,以盐拟雪固然不错,但没有形容出雪花六瓣,随风飘舞,纷纷扬扬,无边无际的根本特征。于是,针对兄长的原句,她作了大胆的修正:“未若柳絮因风起。”

49、全诗几乎都是用数字堆砌起来的,从一至十至千至万至无数,却丝毫没有累赘之嫌,读之使人宛如置身于广袤天地大雪纷飞之中,但见一剪寒梅傲立雪中,斗寒吐妍,雪花融入了梅花,人也融入了这雪花和梅花中了。

50、作品原文

51、六片七片八九片,飞入芦花都不见。

52、全诗几乎都是用数字堆砌起来的,从一至十至千至万至无数,却丝毫没有累赘之嫌,读之使人宛如置身于广袤天地大雪纷飞之中,但见一剪寒梅傲立雪中,斗寒吐妍,雪花融入了梅花,人呢,也融入了这雪花和梅花中了。

53、郑板桥的《咏雪》“一片二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芦花总不见”白话意译:天上下著大雪,雪花一片两片三片四片的落下来。

54、以画竹而闻名的郑板桥,也喜欢用数字入诗,他的数字诗《咏竹》可谓别出心裁:“一二三枝竹竿,四五六片竹叶;自然淡淡疏疏,何必重重叠叠。”诗中只用了简简单单的几个数字,却写尽了竹子的风姿神韵。他写的《咏雪》诗:

55、须要说明的是,谢道韫的出色联句。并不是一时之功,刹那灵感,而是有她平时深厚的文学修养作基础的。《世说新语·言语》篇引《妇人集》称她“有文才,所著诗、赋、诔,颂传于世”。可惜绝大部分没有保存到今天。

56、成千上万数也数不清,飞入梅花丛中就消失不见。

57、《咏雪》是清代诗人郑板桥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用了先收后放的手法,把雪花和白茫茫的梅花融为一体的美景描画得十分动人。

58、只有一首。

59、传说,乾隆有一次和臣子微服私访到了杭州西湖,看着西湖的美景,他情不自禁地沉浸其中。就在这时,天空中竟然飘起了大雪。乾隆见景生情,随口吟诵道:“一片一片又一片,两片三片四五片,六片七片八九片……”吟到最后一句时,却一时语塞。随行纪昀看到乾隆帝陷入了尴尬,立即补救道:“飞入芦花都不见。”这首清新独特的小诗才得以完成。人们之所以这样说,主要是为了贬帝(乾隆)扬臣(纪昀)。

60、但是,真正的佳句名句之所以千古流传,播传人口,更重要还在于它能通过形象传达出作者内心的思想感情。谢道韫的这句诗,其佳处不仅在工干设譬,还在于透露出女才子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情怀。她将北风飞雪的严寒冬景,比作东风吹绵的和煦春色,正表现出女作者开朗乐观的胸襟以及对美好春光的由衷向往。

61、诗名叫做《咏雪》,是一首七言绝句,出自清代诗人郑板桥的《郑板桥集》。释义:一片一片的雪花纷纷扬扬的从天而落,整个天地都白茫茫的一片,飘落的雪花落入芦花丛里,和白色的芦花融为一体,叫人难以分辨。

上一篇上一篇:终南别业30句

下一篇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