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通网-是一个集常识和杂谈的分享平台

古诗词曲词大全优选好句53句

1、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高启《咏梅九首》

2、人头做酒杯,饮尽仇雠血。

3、我亦飘零久!十年来,深恩负尽,死生师友。——顾贞观《金缕曲词二首》

4、傲笑天地间,黑白两不分。

5、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6、诗词的韵律,大致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平仄,二是对偶,三是押韵。

7、大盗亦有盗,诗书所不屑。

8、我本楚狂人,疯歌笑孔丘。

9、从外观上来看,诗,句式整齐,而词不整齐,诗可以随意命题,甚至不要题目都可以,词有统一的类名——词牌。格律诗只用平声韵,一韵到底,隔句押韵,首句可压可不压;词平仄通压,中间可以换韵,韵脚疏密不定,但由格律规定。格律诗第二、第三两联必须对仗,而词的对仗却灵活得多,没有统一的要求。在语言风格上,诗的语言偏于工,而词的语言偏于华美,在意境的表达上,诗庄词媚,诗无论如何必须假正经一把,而词则不必装,可以适当去满足读者的阅读期待。诗弘扬的生活气味偏于书卷气,而词弘扬的生活质量偏于歌舞气;诗在反三伪的时候多委婉,词在反三伪的时候多直接。

10、独倚危楼,不信人间别有愁。

11、欲悲闹鬼叫,我哭豺狼笑。

12、一门七进士,父子三探花。

13、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

14、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

15、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16、季布无二诺,侯嬴重一言。

17、宁做真小人,不做伪君子。

18、诗词,统属于诗歌,从古到今,没有任何人能对诗歌下一个准确的概念,因为诗的生命力就在于冲破概念。美国著名文学评论家哈罗德·布鲁姆曾说:“一部诗歌的历史,就是诗人中的强者为了廓清自己的想象空间而相互‘误读’对方的诗的历史,是一部重新‘绘制地图’的历史。”布鲁姆认为拙劣的作家只会将前人奉为经典,优秀作家则与前人搏斗,只有像俄狄浦斯那样杀死“父亲”,他才能成功。这也就是布鲁姆“原创论”中最重要的一个观点。广义的诗歌概念,非常广。

19、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元好问《摸鱼儿·雁丘词》

20、唐诗的基本格式:  一、仄起句式  A:仄仄仄平平(仄起平收)  B:仄仄平平仄(仄起仄收)  二、平起句式  A:平平仄仄平(平起平收)  B:平平平仄仄(平起仄收)  例:  一、仄起句式  A:首句不入韵的(仄起仄收)《春望》  仄仄平平仄国破山河在  平平仄仄平城春草木深  平平平仄仄感时花溅泪  仄仄仄平平恨别鸟惊心  仄仄平平仄烽火连三月  平平仄仄平家书抵万金  平平平仄仄白头搔更短  仄仄仄平平浑欲不胜簪  B:首句入韵的(仄起平收)《塞下曲其三》  仄仄仄平平骏马似锋飙  平平仄仄平鸣鞭出渭桥  平平平仄仄弯弓辞汉月  仄仄仄平平插羽破天骄  仄仄平平仄阵解星芒尽  平平仄仄平营空海雾消  平平平仄仄功成画麟阁  仄仄仄平平独有霍嫖姚  二、平起句式  A:首句不入韵的(平起仄收)《赋得古原草送别》  平平平仄仄离离原上草  仄仄仄平平一岁一枯荣  仄仄平平仄野火烧不尽  平平仄仄平春风吹又生  平平平仄仄远方侵古道  仄仄仄平平晴翠接荒城  仄仄平平仄又送王孙去  平平仄仄平萋萋满别情  B:首句入韵的(平起平收)《北青萝》  平平仄仄平残阳西入崦  仄仄仄平平茅屋孤僧  仄仄平平仄落叶人何在  平平仄仄平寒云路几层  平平平仄仄独敲初野磬  仄仄仄平平闲依一枝藤  仄仄平平仄世界微尘里  平平仄仄平吾宁爱与憎  注:以首句不入韵为正格。  唐七律平仄基本格式:  一、平起式  A:平平仄仄仄平平(平起平收)  B:平平仄仄平平仄(平起仄收)  二、仄起式  A:仄仄平平仄仄平(仄起平收)  B:仄仄平平平仄仄(仄起仄收)  例:  一、平起式  A:首句入韵的(平起平收)《自夏口至鹦鹉洲望岳阳寄元中函》  平平仄仄仄平平汀洲无浪复无烟  仄仄平平仄仄平楚客相思盖渺然  仄仄平平平仄仄汉口夕阳斜渡乌  平平仄仄仄平平洞庭秋水远连天  平平仄仄平平仄孤城背岭寒吹角  仄仄平平仄仄平独戍临江夜泊船  仄仄平平平仄仄贾谊上书忧汉室  平平仄仄仄平平长沙谪去古今怜  B:首句不入韵(平起仄收)《客至》  平平仄仄平平仄舍南舍北皆春水  仄仄平平仄仄平但见群鸥日日来  仄仄平平平仄仄花径不曾缘客扫  平平仄仄仄平平蓬门今始为君开  平平仄仄平平仄盘殄市远五兼味  仄仄平平仄仄平樽酒家贫只旧  仄仄平平平仄仄肯与邻翁相对饮  平平仄仄仄平平隔篱呼取尽余杯  二、仄起式  A:首句入韵的(仄起平收)《别舍弟宗一》  仄仄平平仄仄平零落残魂信黯然  平平仄仄仄平平双垂泪别越江边  平平仄仄平平仄一身去国六千里  仄仄平平仄仄平万死投荒十二年  仄仄平平平仄仄桂岭瘴来云似墨  平平仄仄仄平平洞庭春尽水如天  平平仄仄平平仄欲知此后相思梦  仄仄平平仄仄平常在荆门郢树烟  B:首句不入韵的(仄起仄收)《再受连州至衡阳酬柳柳州赠别》  仄仄平平平仄仄去过十年同赴召  平平仄仄仄平平渡江千里又分歧  平平仄仄平平仄重临事异黄函相  仄仄平平仄仄平三黜名惭柳士师  仄仄平平平仄仄归目并随回雁尽  平平仄仄仄平平愁肠正遇断猿时  平平仄仄平平仄桂江东过连山下  仄仄平平仄仄平相见长吟有所思  注:以首句入韵为正格。  宋词的基本格式  一字句的平仄  (1)多是虚字,如:“难”、“故”、“但”、“正”、“又”、“渐”、“更”、“甚”、“乍”、“尚”“况”、“且”、“方”、“纵”等。动词也有:“把”、“向”、“指”、“对”、“望”、“着”、“看”、“念”、“叹”、“标”、“料”、“想”、“怅”、“恨”、“怕”、“问”等。  (2)多是仄声,且多是去声。  ·二字平仄  (1)平仄或(第一字平,第二字仄)如:“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2)平平式如:“年年.如社燕,飘流泊翰海,来寄修椽。”  ·三字句平仄  (1)平平仄如:“吹凉叶。”“人如削”、“凭闲久”  (2)平仄仄如:“佳丽地,南朝盛事准现?”“天且住”。  (3)仄平平如:“鬓微霜”“玉川迷,路东西。”  (4)仄仄仄如“似梦里,泪泪滴”  (5)仄平仄如“汉江侧,月弄仙人佩声”  ·四字句的平仄  (1)平平仄仄如:云南归雁、楼西飞雁仄仄平平如:楼锁轻烟、木落霜州  (2)仄平平仄——最普遍、常见(第三字必平)如:汉家陵阙、江山如画、天南游客  (3)平仄平仄——也是常见的如:遗踪何在、人在何处?枝上同宿  (4)平平仄平——也是常见的如:从今又添、云窗静掩  ·五字句平仄  (1)五字律句平仄即五言律诗平仄  仄仄平平仄如:垂杨系马,此地曾经别  平平仄仄平如:塞外草先衰,江南雁到迟  平平平仄仄如:玉阶空伫立  仄仄仄平平如:独自莫凭阑  (2)五字拗句的常见现象  平仄仄平仄如:明月几时有……起舞弄清影  仄平平仄平如:有人楼上愁露华浓湿衣  仄平平平仄如:有深深良愿望秦关何处  ·六字句平仄  (1)仄仄平平仄仄如:莫厌悲歌笑语我欲乘风归去  (2)平平仄仄平平如:临分败笔题诗伤心千里江南  (3)仄仄仄平平仄如:晚雨未摧宫树转使客情如醉  (4)六字句常见的两种拗句  仄平平仄平仄如:晚来无限萧瑟一时多少豪杰  平平仄仄平仄如:西风万里无限关河梦断何处  ·七字句平仄  (1)与七言律诗同  平平仄仄平平仄如:平林默默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仄仄平平仄仄平如:断续寒飐断续风,纵使古条似旧垂  仄仄平平平仄仄如:楚客欲呵瑶瑟怨,那上少年今在否  平平仄仄仄平平如:岸花零落鹧鸪啼,小窗和雨梦梨花  仄仄平平仄平仄(特殊格式)点点波间冷云照  (2)不合平仄常规的拗句  仄平仄仄仄仄仄如:酒旗息鼓甚处市  仄平平仄仄平仄如:露萤清夜照书卷  ·八字句平仄  (1)一字和七字句组合  仄|仄仄平平仄平仄如:度|绮燕流萤斗双语  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如:故|将军饮罢夜归来  (2)二字句和六字句组合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如:应是|良辰美景虚设  (3)三字句和五字句组合  平仄平|平平平平仄如:芳草郊|灯明闲凌泞  ·九字句平仄  (1)三、六字句式平仄  仄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如: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如:又匆匆|过了清明时节  (2)六、三句式平仄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如: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如: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3)四、五句式平仄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如:惟有林前|银炷照啼痕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如:野渡再横|杨柳得荫浓  ·十字句平仄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如:最好是|一川应月光流渚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如:歌舞地|清天满目成秋苑  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如: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  ·十一字句平仄(最长的)  (1)六、五句式平仄  仄平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如:何人为写悲壮|吹角鼓城楼  (2)四、七句式平仄  仄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如:不应有恨|何事偏向别时圆  刘勰在其文学批评巨著《文心雕龙》里说:"铺才逦文,体物写志"是赋之特征。前四字指的是赋的形式,后四字指的是赋的内容。《汉书·艺文志》载:"传曰:‘不歌而诵谓之赋。'"赋是一种不同于诗词,也不同于文的文体,介于二者间。  《诗》有"六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周礼·大师》)。一般认为,"风"、"雅"、"颂"是三种诗体,"赋"、"比"、"兴"是三种写作表现手法。在战国时期,"赋"还只是古诗的一种表现手法。"赋"与"比、兴"的比喻象征、托物起兴不同,"赋"是"铺陈其事而直言之",一种直白的表现手法。但有学者以为赋原来也是一种诗体,如章太炎先生在其《国学演讲录·经学略说》中提出:"六诗者,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今《诗》但存风、雅、颂,而无赋、比、兴。"不论赋前身是不是一种诗体,在后来赋成为一种文体,并在汉代领一时风骚,是无可置疑的。至唐时韩、柳发动"古文运动",骈文逐步失去正统地位。这对赋有一定冲击,但宋后,赋依然是文人学士最喜欢采用的文体之一,主要是俳赋与文赋。  赋在先秦儒家荀子时便已是一种文体,《荀子》一书中已有《赋篇》,分别写云、蚕、礼、知、针五种事物。  刘勰指出"然赋也者,受命于诗人,拓宇于楚辞也。"可见赋是《诗》与《楚辞》演变而来,《诗经》是赋的远源,《楚辞》是赋的近源。  赋到西汉时,已足以成为汉代文学的代表,乃至影响千年中国文学史。赋大致分为五种,也正是五个重要时期:西汉人将楚国诗人屈原、宋玉的作品也视为赋体,没有一定的限制性,这称做楚辞体的骚赋;汉赋篇幅较长,多采用问答体,韵散夹杂,其句式以四言、六言为主,但也有五言、七言或更长的句子,汉赋喜堆砌词语,好用难字,极尽铺陈排比之能事,却被后人视为赋体正宗,也称古赋;六朝赋是东汉抒情短赋的变体,其特点是篇幅短小,句式整齐,多为四言、六言拼偶组成,而又讲究平仄,通篇押韵,又称俳赋;唐宋又有律赋,题目,字数韵式,平仄都有严格限制;文赋是中唐以后产生的一种散文化的赋体,不刻意追求对偶、声律、词采、典故,句式错落多变,押韵较自由,甚至大量运用散文的句式,文赋实际上是赋体的一种解放。静安所谓"盖文体通行既久,染指遂多,自成习套。豪杰之士,亦难于其中自出新意,故遁而作他体,以自解脱,一切文体所以始盛终衰者,皆由于此"(《人间词话》),不外如是。  这里只说了诗词和赋,歌实在不知道,不知道有没有懂的,我也很想知道!(近体乐府  先秦时期,诗都是配合乐曲吟唱的歌辞(词),所以诗即是歌。从其意义来命名,称为诗;从其声音来命名,称为歌。不配合音乐而清唱的,称为"徒歌",或曰"但歌"。汉武帝建置乐府以后,合乐吟唱的诗称为"乐府歌辞",或曰"曲辞"。后世简称"乐府"。从此以后,"诗"成为一种不配合音乐的文学形式的名词,与"歌"或"乐府"分了家。  魏晋以后,诗人主要是作诗,也为乐曲配词,到了唐代,古代的乐曲早已失传,或者不流行了,诗人们虽然仍用乐府旧题目作歌词,事实上已不能吟唱。这时候,"乐府"几乎已成为一种诗体的名词,与音乐无关,于是就出现了"乐府诗"这个名称。初唐诗人所作"饮马长城窟"、"东门行"、"燕歌行"等等,都是沿用古代乐府题目(曲名)拟作的歌辞,事实上是乐府诗。而不是乐府,因为它们都无乐谱可唱。  盛唐诗人运用乐府诗体,写了许多反映新的社会现实的诗,但他们不用乐府旧题,而自己创造新的题目,例如杜哺的"兵车行"、"丽人行"和"三吏""三别"等,这一类的诗,称为"新题乐府"。后来,白居易就简化为"新乐府"。新乐府也还是一种诗体,而不是乐府。这是一个很突出的现象:唐代诗人集中的所谓"乐府",几乎全不是乐府,而是乐府诗。有许多真正配合音乐而写的绝句和五七言诗,例如"凉州词"、"簇拍陆州"、"乐世"、"河满子"等,却从来不被目为乐府,而隶属于绝句或长短句。  北宋人把《花间集》、《尊前集》这一类的曲子词称为乐府,这是给乐府这个名词恢复了本义。晏几道把他自己的词集定名为《小山乐府》,这是"曲子词"以后的词的第一个正名,欧阳修的词集标名为"近体乐府",这是对晏几道的定名作了修正。他大概以为旧体乐府都是诗,形式和长短句的词不同,故定名"近体乐府"。以资区别。但是,宋本《欧阳文忠公近体乐府》第一卷中有"乐语"和"长短句"两个类目。"乐语"不是曲子词,而"长短句"则是曲子词。由此看来,欧阳修本人似乎还以"长短句"为词的正名,而"近体乐府"则为包括"乐语"在内的一切当代曲词的通称。到南宋时,周必大编定自己的词集,取名曰《平园近体乐府》。这时候,"近体乐府"才成为专指词的名词。  但是,"近体"的"近"字,是一个有限度的时间概念。宋代人所谓"近体",到了元明,已经不是"近体"而成为古体了。元人宋褧的词集名曰《燕石近体乐府》,明代夏言的词集名曰《桂渊近体乐府》,这都是盲从了宋人,没想到元代的近体乐府,应当是北曲;而明代的近体乐府,应当是南曲。词已不是新兴歌词形式,怎么还能说是"近体乐府"呢?  我们应当说,"近体乐府"是北宋人给词的定名,当时"词"这个名称还未确立,所以不能说"近体乐府"是词的别名。)

21、诗词歌赋的格式叫韵律(拼音:yùnlǜ)。指诗词中的平仄格式和押韵规则。引申为音响的节奏规律。

22、待到风起云涌时,朝天射!

23、神勇双枪将。风流万户侯。

24、洒泪祭雄杰,扬眉剑出鞘。

25、贫居乐游此,江海思迢迢。雪夜书千卷,花时酒一瓢。——许浑《新卜原上居寄袁校书》

26、赵客缦胡樱,吴钩霜雪明。

27、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28、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29、策马渡悬崖,弯弓射胡月。

30、黄金若粪土,肝胆硬如铁。

31、岂不惮艰险,深怀国士恩。

32、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33、欲悲闹鬼叫,我哭豺狼笑。

34、震撼人心的诗:

35、不求连城璧,但求杀人剑。

36、诗词创作要重视艺术性,并重几个方面,其中之一就是“韵律”,要讲究字词的搭配、音调的和谐,在这些方面,古人有许多精辟的论述,常见有《诗品》、《词品》、《曲品》等。

37、振衣千仞冈,濯足万里流。

38、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39、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40、而词却不同,词臣服于歌。因为词是给乐曲富人曲谱填的词。词必须要削足适履地去适应歌。词是一种诗的别体,萌芽于南朝,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到了宋代,词经过长期不断的发展,进入到全盛时期。词最初称为“曲词”或者“曲子词”。因此,可以说,诗是为摆脱歌而削足适履,词则是为适应歌而削足适履。这就是为什么中国的古诗词到了明清发展不下去的一个重要原因:他们的细节都走向了类型化,类型化则一定会架空生活和个人的声音。当然,还有明清的文字狱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41、同样,我们也很难对古代的诗下一个确切的定义。诗最早可以追溯到《诗经》,只不过那时候是四言的诗。到后来发展成乐府、古体诗和近体诗。乐府可以合着声唱。古体诗不太讲究格律。近体诗讲究格律,分为律诗和绝句(五言和七言,六言的也有,但是很少)。大约最早的时候,诗和歌是不分家的。人们在劳动中哼的小调,口口相传,最后经文字整理之后,形成的一种凝练的文学体裁。后来,诗觉得自己不需要靠歌作为载体来传播了,觉得语言本身就已经具备了歌的功能,后来干脆觉得歌这样功能也是多余的,于是诗和歌就分家了。因此,诗人都会有一种如何处理歌的焦虑,中国对仗这种文学修辞手段是非常残忍的,尤其是对走进古文学写作的人,几乎人人都必备,大部分是为诗备的。

42、别人笑我忒疯癫,我笑别人看不穿。

43、但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诗歌,主要指的是不含“三伪文学”成分的一种纯文学体裁之一。虽然,文学的后辈会反前辈,但是并不是证明前辈就站不住,后辈反前辈是因为自己想在文学上占一席之地。荷马的诗歌已经几千年了,历代无数的诗人撇开荷马,另立蹊径,无数的诗人认为荷马这里不合时宜,那里不合时宜,但是荷马仍然纹丝不动地站立在诗歌的顶峰上毫不动摇。历代像荷马这样的诗人可以列一个大清单,但是数量不会太多,比起历代写诗歌的总人数来说,还是有限得很。更多的诗人因为沾染了“三伪文学”而被人类抛弃,当然除了诗歌本身缺乏真相,还有别的原因。总之是,西方在文艺复兴之后,就将中世纪最黑暗时期的“三伪文学”丢进了历史的垃圾堆,然后在此基础上发展了一代又一代的文学热潮。

44、唐诗宋词的相同之处,是都属于古代诗歌范畴,而且都很著名。

45、人生感意气,功名谁复论。

46、皇图霸业谈笑中,不胜今宵一场醉!

47、千里不辞行路远,时光早晚到天涯。——张祜《破阵乐》

48、此生自断天休问,独倚危楼。

49、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50、醉卧美人漆,醒掌杀人权。

51、马车幽灵影,潇洒一郎君。

52、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53、表现形式上的不同唐诗以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为大宗。简而言之,主要是四句或八句,每句五字或七字。但是唐代诗人作诗,也有用上句式较自由的古体诗,古体诗的句数和字数就很自由。宋词指宋代盛行的韵文体裁。宋词的句式受到所谓词牌的规范,有固定的句式和押韵,极少全首每句都字数相同,所以词又称为长短句,这是注明与诗在形式上的区别。

上一篇上一篇:梅花王安石古诗解读【优选96句】

下一篇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