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名言赞美或劝诫陶罐和铁罐。
2、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理解课文说明的道理,学会全面地看问题,懂得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二是在阅读中继续练习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3、这篇课文带给学生不只是两个鲜明的人物形象,更多的是教给他们应该正确对待问题,要明白“尺有所长,寸有所短”的道理。
4、"真的,一个陶罐!"其他的人都高兴得叫起来。
5、"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
6、国王的厨柜里有两个罐子,一个是陶的,一个是铁的。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
7、懦弱:软弱,不坚强。
8、捧起陶罐,倒掉里面的泥土,擦洗干净,它还是那样光洁,朴素,美观。
9、"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就比你差。再说……"
10、"何必这样说呢?"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11、这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埋在土里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铁罐却化为泥土,不复存在。故事告诉人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12、"多美的陶罐!"一个人说,"小心点儿,千万别把它碰坏了,这是古代的东西,很有价值的。"
13、铁罐:骄傲、奚落、傲慢、轻蔑、恼怒
14、这句名言是:尺有所长,寸有所短。
15、"不敢,铁罐兄弟。"陶罐谦虚地回答。
16、傲慢:轻视别人,对人没有礼貌。
17、"谢谢你们!"陶罐兴奋地说,"我的兄弟铁罐就在我旁边,请你们把它掘出来吧,它一定闷得不行了。"
18、陶罐不再理会铁罐。
19、科学还不只在智慧训练上是最好的,在首选训练上也是一样。
20、陶罐的性格特点是谦虚,与朋友和平相。最后的结局是铁罐,最后腐朽腐蚀了。而陶罐仍然,保存完好。
21、陶罐:谦虚、争辩
22、许多年过去了。有一天,人们来到这里,掘开厚厚的堆积物,发现了那个陶罐。
23、覆灭:全部被消灭。
24、铁罐傲慢的说,你这个懦弱的东西。所以做人要谦虚厚道,不要骄傲自大。
25、读了《陶罐和铁罐》,我想到的一句名言是:
26、时间在流逝,世界上发生了许多事情。王朝覆灭了,宫殿倒塌了。两个罐子遗落在荒凉的废墟上,上面覆盖了厚厚的尘土。
27、废墟:城市、村庄遭受破坏或灾害后变成的荒凉地方。
28、原文
29、这篇略读课文是一篇寓言。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然而,埋在土里许多年后,陶罐出土成宝,铁罐却化为泥土。故事告诉人们,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对方特长、和睦共事。
30、一天铁罐傲慢的对陶罐说,陶罐兄弟你敢碰我吗,陶罐谦虚的说,我不敢碰您,铁罐傲慢的大声说,你个懦弱的家伙,终有一天我会把你碰成碎片的,陶罐小心的说,我们生来是给人盛东西的,又不是来碰仗的。
31、作用:用生动的形象和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来深入刻画文章的主题。
32、在这篇寓言故事中,作者采用了对比的方式刻画了寓言故事中的形象。铁罐是狂傲、无理的,藐视陶罐的,而陶罐是谦虚、克制的。
33、"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
34、"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铁罐说,"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35、——斯宾塞
36、人们立即动手,翻来覆去,把土都掘遍了。但是,连铁罐的影子也没见到。他,不知道在什么年代已经完全氧化,早已腐蚀成一堆锈土了。
37、陶罐塑造了谦虚谨慎,为人低调,老老实实做人的品质,而铁罐塑造了一个傲慢无礼,狂狂妄一世丑恶嘴脸。
38、奚落:用尖刻的话数说别人的短处,人难堪;讥讽嘲笑。
39、这篇童话,主要通过对话展现情节、推动故事发展,塑造人物形象,说明道理。这是本课表达上的特点。铁罐的傲慢、蛮横无礼和陶罐的谦虚、友善、克制均在人物的对话中充分展现。此外,具体生动的神态、动作描写,使铁罐、陶罐的形象更加鲜明突出。这篇寓言故事还给我们许多启示,比如,由于时间的变化,事物的命运也会变化的道理,要有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看待事物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40、《陶罐和铁罐》是黄瑞云作的寓言故事,这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埋在土里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铁罐却化为泥土,不复存在。故事告诉人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41、"哟,这里有一个罐子!"一个人惊讶地说。
42、"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43、《陶罐和铁罐》是黄瑞云作的寓言故事,收录在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科书中,为精读课文,录音由晓澄朗读。而各教师对它进行了创作课件。
44、铁罐:狂妄自大,趾高气昂,陶罐:谦虚低调,朴素美观。
45、《陶罐和铁罐》通篇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陶罐和铁罐拟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