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通网-是一个集常识和杂谈的分享平台

诗经论语中描写父亲的句子

1、其四,孔子所说的“仁”,是“泛爱众”的人类之爱,又是由近及远的差等之爱。仁是等级制度之下的道德原则,仁并不要求消除阶级差别,而是肯定等级差别。但是仁具有反对苛政暴政的意义。这在历史上具有相对进步的意义,影响深远。几千年来,广大劳动人民常常将“仁”作为评说政治的标准,把暴政、苛政叫做“不仁”,把善政叫做“仁政”;同时,也常常将“仁”作为评价人道德品质的标准,如说某人“仁慈”、“仁义”、“仁厚”、“仁德”等等。

2、关于尊敬老人,孝敬老人的诗歌或文言文

3、总之,孔子的“仁”、“礼”思想有许多可以值得总结和探讨的地方。毛泽东同志曾说:“我们这个民族,有数千年的历史,……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份宝贵的遗产。这对于指导当前的伟大运动,是有重要的帮助的”。这就是说,研究孔子的思想不能仅仅局限于发现孔子原来的思想真相,还要深入研究、比较区分后代儒家及统治者“损益”后的孔子思想,合理地加以扬弃,继承优秀的文化遗产。

4、出处:先秦·佚名《诗经·豳风·鸱鸮》:“恩斯勤斯,鬻子之闵斯。”

5、释义:父母对子女慈爱,子女对父母孝顺。

6、译:鲁哀公问:“怎样才能使百姓服从呢?”孔子回答说:“把正直无私的人提拔起来,把邪恶不正的人置于一旁,老百姓就会服从了;把邪恶不正的人提拔起来,把正直无私的人置于一旁,老百姓就不会服从统治了。”

7、故事:《芦衣顺母》

8、关于孝的故事和传说汗牛充栋,俯拾皆是,最为经典的当属《二十四孝》,这是元代人把古代经典孝道故事汇编在一起的故事集,在我国流传极为广泛,不少事迹妇孺皆知,对社会道德规范教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9、闵子骞生于鲁昭公六年(公元前536年),出身贫寒,生母去世过早,父亲继娶后母,又生了两个儿子。后母对待闵子骞和亲生儿子不同,寒冬腊月,给自己亲生的两个儿子絮棉衣用丝绵,而给闵子骞则用芦花絮衣。

10、孔子提出了“人者,仁也”这一醒目的命题,并进而阐述“仁者爱人”,这无疑是一大创造。因为在这里,“仁”不再是一个字、一个词,而是一个理论范畴,反映了孔子的人学观。

11、闵子骞,名损,字子骞。春秋时期鲁国人,孔丘弟子,孔子七十二贤之一,孔门十哲之一,被后人尊称为“闵子”。关于闵子骞的故事,在孔子的言行录《论语》、司马迁《史记》以及宋代《闵子单衣记》中均有记载。

12、孔子为什么只是“损益”了周礼而形成其“礼”呢?这是因为,他对“夏礼”和“殷礼”虽能言之,但“不足徵”,这乃是由于“文献不足”的缘故。因此,他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他所承袭的礼,在当时乃是比较规范的礼,礼强调等级制度,这无论是在奴隶社会还是在封建社会都毫无二致。孔子受其时代的局限是无法超越时代的。但是,他毕竟看到了封建制代替奴隶制的必然趋势。故此,他的“礼”渗进了“仁”的时代精神,提出“仁者人也”,从而肯定了人是“人”,而不是物。

13、孔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涖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涖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卫灵公》)

14、气宇轩昂、人高马大、高大伟岸、玉树临风、虎背熊腰、英姿勃勃。希望能帮到你!

15、孔子作为世界文化名人已经名载史册。其思想甚至为一些东亚工业社会所借鉴。他的“仁”、“礼”思想给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16、首先,孔子从春秋动荡的岁月里,看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冷酷,以及封建制代替奴隶制的必然趋势,因而对人进行了合乎时代要求的肯定,提出了崭新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准则。

17、孔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子路》)

18、回家后再看另两个儿子的棉衣,则是用丝绵絮就,非常保暖,于是对闵子骞后母说:“我娶你,是为了孩子不受饥寒,如今没想到你竟然如此欺骗我,让孩子受冻!”,便要休妻,闵子骞则上前哭劝:“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坚决不让父亲休妻。后母也感动认错,发誓要对闵子骞和亲生儿子一样对待,于是父亲原谅了妻子,一家人得以和睦相处。

19、孔子提倡“复礼”收到了一定效果。所谓“仲尼为政于鲁,道不拾遗……”,孔子弟子七十,养徒三千人,皆入孝出悌,言为文章,行为仪表,教之所成也”。

20、其次,仁是相对于“礼”而言的一种道德伦常和社会规范。春秋时代,由于“礼崩乐坏”,社会秩序十分混乱,新旧势力的斗争异常尖锐。孔子提出“克己复礼”,作为仁的内容,有一定的合理性。所谓“克己复礼”,我们认为,就是克服一己私利,恢复正常的伦理道德和社会规范(诚然,这种社会伦理和社会规范是在前代的基础上经过损益改造过的)。我们知道,西周时代,以《周礼》为张本所形成的典章制度和各种繁文缛节,是系统而完备的。有所谓“大礼三百,小礼三千”的说法。从吉庆、祭祀、迎宾、乡饮和军事、外交大礼到日用起居,莫不讲究礼仪。其规则乃是“亲亲”、“尊尊”。即以自身为起点,上溯父亲、祖父、曾祖、高祖,下延亲子、孙、重孙等九代亲属关系,以嫡长子为中心成为一脉。由此发展成宗法制、分封制和继承制,确定尊卑贵贱不同等级的物质权益和交往方式。孔子“克己复礼”所云之礼,决不是前代的简单重复。他自己就曾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这时的礼正与孔子提出的崭新概念“仁”形成表里关系,充实了仁爱精神,已不是孤立的礼仪礼制了。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正说明了这一点。

21、译:孔子说:用政治手段约束民众,用刑法手段规范秩序,民众会设法规避而没有羞耻的感觉;用道德教育启发民众良心,用礼来规范秩序,民众会既遵守秩序又知道羞耻。

22、分享评论

23、【原文】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24、译:孔子说:“先派定各部门的负责人,赦免部下的小过失,提拔德才兼备的人。”

25、孔子所谓的礼,如前所述已经不是周礼的原貌,而是经过“损益”有所发展的“礼”了。他以仁释礼,提出“人而不仁,如礼何?”把不仁视为札崩乐坏的主要原因。他提出“仁者爱人”的观点,用爱亲人之心推及他人就是仁,这就以血缘为纽带而又不拘守血缘的限制,从而突破了以血缘为基础的周礼,把礼推到了社会各阶层。人殉、人祭本是古礼,孔子却斥之为“非礼”、“不仁”,这反映出礼因为有了仁的精神,出现了新的面貌。孔子还把礼列为人人可学的对象,同求仁一样,“复礼”也不假外求而完全取决于自己,“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不论门第出身,职位高低,谁具有克己复礼的功夫,谁就是仁人。从而将治政的途径,引向诲人自省的道德修养,形成了儒家政治思想的中心内容。

26、人物:千古孝子闵子骞

27、孝道是一个文化体系,既有文化理念,又有行为规范,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包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逐步抬升的一个整体多元文化。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演变,已经成为华人的性格特征和文化符号,深深地嵌入到华人的基因当中。

28、对孔子提出的“复礼”的政治思想,长期以来,学术界不少人认为是“复古”,是“历史的倒退”。这是值得商榷的。由上可知,孔子思想的主流不是复古,而是改良和革新。孟子称孔子是“圣之时者”,是很中肯的评价。孔子实际上是借恢复周礼的口号,托古革新。孔子虽然“知其不可而为之”,到处碰壁,因难重重,但主观思想上也有合理的积极因素。他用“仁德”赋予“礼”以新的内容,而并不机械地照搬一切繁缛的礼仪形式。他把殷周统治者借天命和神权建立起来维护统治秩序、等级制度的一切典章制度,用现实生活中的人道主义和理性主义加以合理的改革和解释,推陈出新,使人们乐于接受,从而调整已经混乱的社会秩序,建立一个和谐讲“礼义”的社会。

29、孔子“仁”学思想的提出在哲学史上是一个具有理论贡献的创新。他是第一个将“仁”提到哲学高度的人,他把“仁”这一概念提炼为最高伦理范畴,赋予广泛的意义,并把它同“礼”有机结合在一起,组成了他庞大思想体系的核心。

30、三、过庭之训

31、译文:我含辛茹苦,早已为养育雏子病了!

32、【翻译】孔子说:“一个人不讲信用,是根本不可以的。就好像大车没有輗、小车没有軏一样,它靠什么行走呢?”

33、父慈子孝、父为子隐、父严子孝、过庭之训、父母恩勤、知子莫若父、饱经风霜。

34、孔子者,仁也。仁是第一要义,光芒与天地共色、日月齐辉。仁是兼爱忠君敬国孝悌,仁是个人五德俱全,温良恭俭让,不愚不激不诽谤不投机。

35、孔子认为,礼若不以仁为内容,而完全行古代的传统礼内容,即大不仁道。如前所述的“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人而不仁,如礼何?”就是明证。礼不单单是形式上的,而应蕴含丰富的“仁”的精神实质。他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

36、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37、出处:近代·曹靖华《三五年是多久》:“他那恬淡的面孔上;满刻着饱经风霜的皱纹。”

38、子曰:“治大国若烹小鲜.”

39、唐代大文学家在其作《师说》中就有“三人行,必有我师。”这句话。《师说》是一篇著名的论证古文。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任何人,只要他有一技之长,就可以当自己的老师,应该认真虚心地向其学习。

40、在《二十四孝》里面,有不少故事非常感人,其中之一是“芦衣顺母”,讲述的春秋时期“千古孝子”闵子骞的事迹,到如今依然有教育意义。

41、【翻译】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42、其次,孔子“仁者人也”的命题表现出强烈主体意识,与当时主张人的本质乃是神的创造和赐予的希腊、印度文化作横向比较,无疑是最现实、最进步的。它是人类历史上首次揭示了人伦关系的法则。因此,我们今天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尊重个人的人格,这无疑十分正确。而一味突出个人意志,搞“个人本位”则是行不通的。因为个人的一切都得在社会的网络中才能完成,人必须在一定的社会中生活,受社会政治、文化、法律法规和道德准则的制约,这正是孔子“仁”的真谛。

43、【翻译】齐景公问孔子如何治理国家。孔子说:“做君主的要像君的样子,做臣子的要像臣的样子,做父亲的要像父亲的样子,做儿子的要像儿子的样子。”齐景公说:“讲得好呀!如果君不像君,臣不像臣,父不像父,子不像子,虽然有粮食,我能吃得上吗?”

44、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祖孙两人,更相为命。(李密)

45、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46、五常”指“仁、义、礼、智、信”的五常之道,“五常”在封建社会中是做人的起码道德准则此为伦理原则,用以处理与谐和作为个体存在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组建社会。

47、【原文】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48、释义:用以指父亲的教诲。

49、《弟子规》原名《训蒙文》,原作者李毓秀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以《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纂而成。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

50、“仁”、“礼”思想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仁”“礼”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孔子之后,“仁”、“礼”思想被历代思想家、儒士“损益”,已经大为变化了。但“仁”、“礼”思想却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历史土壤之中,对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和文化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

51、五、饱经风霜

52、其三,孔子以“孝悌”作为仁之本,固然会对家庭和社会的亲和、宽容起积极影响,但很容易幼化和弱化一些人的心理素质。因为在父子、夫妇、兄弟以及君臣、官民等对应的双方关系中,责任、义务偏给了后者,而尊严和权利多给了前者。所以,一个人无论怎样成熟,在“大人”面前也永远长不大,在长官面前也总是觉得无知无识,这种情形至今犹然。幼化和弱化国民的心理素质,往往浪费一个人最有才华的时光,滋长了人的依赖思想,挫伤了人的进取精神。

53、其六,礼对人们的思维方式影响很大。礼由行为规范而变成思想藩篱并造成等级思维。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在礼的束缚下,人们认识的权利被礼所局限,人不能超越自己的社会地位探索问题。表现在政治上就是“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所谓“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这样一来,人们认识的主要任务是对礼的规范进行解释,而不是冲破“规范”探索新问题。在中国历史上,礼对思想的束缚是极其严酷的。

54、释义:父亲为儿子隐藏劣迹。

55、孔子曰:“所重:民,食,丧,祭。宽则得众,信则民任焉,敏有功,公则说。”(《尧曰》)

56、踩

57、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58、其五,孔子礼的作用就是要密切人们的伦理关系,改善人们的社会关系。从狭义的方面来看,它确具有维系社会正常秩序和伦理道德的作用。就是在建设精神文明的今天仍然值得提倡。依礼行事可以杜绝许多弊病。如汉代贾谊曾说:“礼者禁于将然之前,而法者禁于已然之后”。但是,礼制所规定的等级关系,使个人有强烈隶属感,表现在人格上受制于他人,实际上是受制于权力。人们在礼的规范、说教、熏陶中,心理愈来愈趋向知足、保守、克己,这有敦厚、质朴的优点,也因此而养成不思进取因循苟安的惰性。因此,近代中国的启蒙运动,往往从反礼教揭橥,召唤人们觉醒。

59、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60、译:治理一个大的国家应该像煎小鱼一样,不要经常翻动,破坏鱼的完整。

61、译:靠聪明取得了地位,不能用仁德去保持它,虽然得到了地位,也一定会失去的。靠聪明取得地位,能用仁德保持它,假若不用严肃的态度来治理百姓,那么百姓就不会尊敬他。靠聪明取得地位,能用仁德保护它,能用严肃的态度治理百姓,而不用礼义教化人民,那也算不得完善。

62、译文:父母对子女慈爱,子女对父母孝顺。做兄长的要友善,做弟弟的要尊敬哥哥,做丈夫的要以和为贵,做妻子的要三从四德,做朋友要重情义,做伙伴要讲信用,做君王的要礼贤下士,做臣子的要忠心。

63、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

64、“仁”在《论语》中出现过109次。孔子对“仁”主要有这样一些解释:1.“仁者人也”;2.“仁者爱人”;3.“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4.“克己复礼为仁”;5.“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6.“能行五者(恭、宽、信、敏、惠)于天下,为仁矣”;7.“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8.“刚毅、木讷近仁”;9.“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可见,“仁”的涵义十分广泛,但最主要、最核心的是对人肯定的“人”及其“爱人”,以及同“礼”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社会道德规范。

65、译文:父为子隐瞒,子为父隐瞒,正直就在其中了。

66、挟泰山以超北海,此不能也,非不为也;为老人折枝,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庄子)

67、释义:指父母养儿育女的恩惠和勤劳。

68、四、父母恩勤

69、孔子生当春秋战国时代,正值中国新旧社会交替之际。周天子已失势,王室衰微,诸侯大夫专权,烽火连年,人民陷入“易子而食,析骸以釁”的境地。所谓“春秋二百四十四年,亡国五十二,弑君三十六”,“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天下无道,人欲横流。一方面是奴隶制趋于崩溃,另一方面是新兴的封建制正待建立。旧的尚未完全崩溃,新的又未完全建立。社会在动荡中急剧变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出现了混乱。在这种情况下,孔子提出了“仁”的思想,用以匡正被弄混了的人际关系、社会关系、道德关系,以适应时代的需要。这既适应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需要,又顺应了奴隶解放的历史潮流。

70、出处:先秦·孔子《论语·子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71、淘宝儿童激励千万商品,品类齐全,千万别错过!

72、出处:西汉·戴圣《礼记·礼运》:“何谓人义?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

73、春秋时代,随着政治关系对抗不断加剧,亲缘关系、社会关系遭到破坏,社会秩序大乱,民生涂炭。《诗经》上载“旻天疾威,天笃降丧,瘨我饥馑,民卒流亡”。人民发出了这样的怨恨“苛矣富人,哀此茕独!”这都说明了人民苦难的严重程度。孔子面对这种世道,倡行仁道,主张“复礼”,借此恢复并增进人们的亲缘关系,调整统治阶级内部及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政治关系,进而安定社会,维护人民的生产和生活。《礼记·礼运》所载:“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正是孔子“礼”的内容及其作用。

74、如孔圣人所说:“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75、当然,孔子“仁”的内容还不仅仅如此,其表现之处还很多,如道德修养的恭、宽、信、敏、惠;“爱人”包括的尊贤以及“仁人”所必须的“智”、“勇”;方法论上的“中庸”;以及仁所限定的理想社会秩序,所谓“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的“德政”等等。

76、礼制早已被历史洪流冲垮,但是与礼制相联系的某些思想意识如等级观念、依附心理、血统论、家长制作风等传统意识的遗存,在中国近代化的过程中成为严重的障碍。

77、释义:比喻经历了很多艰难困苦的磨练。风霜:比喻生活中的痛苦、挫折。

78、其三,仁亦是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它不仅有强调对外的行善、治人,而且有向内自省和修炼的意义。孔子曾说“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他说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即行恕道,就是仁者行道的方法之一。他曾对仁者这样描述:“仁者静……仁者寿”,“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苟志于仁者,无恶也”。孔子认为,要达到“仁”的精神境界是十分困难的,不仅必须做到“心中无恺,兼爱无私”,“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而且不能“巧言令色”。当然,“仁”也并非高不可攀。孔子曾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这就是说,为仁关键在于个人的主观努力。他提出了“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的信条。并且明确地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这样,他强调在个人修养上,要有思想上的坚定性和应付环境的选择性。在他看来,做一个正直的人应时刻牢记以“仁”来严格要求自己,做到“无终食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在考察他的学生“仁”的修养时,他曾指出,由于他们各自主观努力不同,其结果也就不同。他说:“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他告诫学生要发挥向内自省的功夫,并明确指出,求仁而得仁“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怎么去求呢?他对学生有若说:“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孝顺父母,顺从兄长,是从纵和横两个方面来维系家庭或家族的宗法血缘关系,把孝弟推而广之,就能做到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就达到了“仁”的境界。在这里仁的境界与“仁者爱人”是一致的。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如果奴隶主贵族想要站住脚,同时也应该让封建主阶级站住脚;如果奴隶主贵族希望自己通达,也应该让封建主阶级通达。同时,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也一样。这样看来似乎十分矛盾,但当时的现实社会就是如此。虽然孔子对此有所损益,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当时尖锐的社会矛盾,这正是孔子社会改良失败之所在。

79、译:齐景公问孔子怎样治国,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颜渊》)即要治理好国家,君主必须像个君主,臣子必须像个臣子,父亲要像个父亲,儿子要像个儿子。

80、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比喻说明了什么论证方法,俗话说得好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众人拾柴火焰高,等等都充分证明人多力量大嘛,我们当今社会,靠的就是人多力量大,国家现在倡导生三胎计划,这都说明了人多好处多,例如对每个家庭来说,家里一个孩子她们面临的问题就很多,成家立业后面临着双方父母,有的甚至还有爸爸的爸爸妈妈的妈妈,家庭条件一下就回到解放前,负担也重工作压力大,对他们的影响就不是三两句话就能描述的。国家提倡生二胎生三胎的政策,就是来缓解压抑的。

81、译:孔子说:“如果端正了自身的行为,管理政事还有什么困难呢?如果不能端正自身的行为,怎能使别人端正呢?”

82、【翻译】孔子说:“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就不会去享受的;贫穷与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它,就不会摆脱的。君子如果离开了仁德,又怎么能叫君子呢?君子没有一顿饭的时间背离仁德的,就是在最紧迫的时刻也必须按照仁德办事,就是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一定会按仁德去办事的。”

83、首先,孔子的“仁学”思想,适应奴隶解放的历史潮流。在当时是一种进步的人道主义。在后世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由于这种思想之影响,一方面表现为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互助团结,构成了中华民族优良的道德传统。孔子提倡的“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经过不同时代,成为一理想道德,成为民族普遍的共识:为民族、国家的利益,宁肯牺牲自己的生命而无所顾惜。同时,“仁”之思想亦为历史上一些进步思想家合理地吸收,成为批评、揭露和谴责封建统治者的精神武器。许多爱国忧民的仁人志士,以此“仁”字,坚定自己的意志,做出可歌可泣的事业来。例如,“精忠报国”的岳飞,“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等,就是这样的典范。刘少奇同志曾说:“‘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在必要的时候,对于多数共产党员来说,是被视为当然的事情”。因此,象赵一曼、刘胡兰、董存瑞、黄继光等等无数光荣的共产党员和革命先烈,为了人类最伟大的解放事业,义无反顾地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另一方面,“仁”在长期的阶级斗争历史中,在两千余年的封建社会,它得到了统治者的欢心,他们通过各自的取舍,利用它来为自己服务,欺骗人民,麻痹劳动人民的阶级意识,调和阶级矛盾,把它作为剥削、压迫人民的遮盖布,瓦解劳动人民的斗争意志。例如镇压太平天国革命的刽子手曾国藩,就大倡仁道,说什么“孔门教人,莫大于仁”,认为“仁”能“平物我之情,而息下之事”。但他对太平天国将士却疯狂屠杀,从不手软。在这里,孔子的“仁学”思想便被改得面目全非了。对此,李大钊同志在“五四”时期就曾指出:“……而孔子云者,遂非复个人之名称,而为保护君主政治之偶像矣。使孔子而生于今日,倡自由之大义,亦未可知。而无如其人已为残骸枯骨,其学说之精神,已不适合于今日之时代精神何也:故余之掊击孔子,非掊击孔子之本身,乃掊击孔子为历代君主所雕塑之偶像的权威也;非掊击孔子,乃掊击专制政治之灵魂也”。

84、齐景公问孔子怎样治国,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85、【原文】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86、什么是“礼”呢?“登降揖让,贵贱有等,亲疏之礼,谓之礼”,“礼者,尊卑之差,上下之制也”。这无疑讲的是周礼。孔子所主张的礼既有周礼的继承,又增添了新的内容,即“仁”。而周礼是不包含有全新涵义的“仁”之内容的。

87、尧舜者是为仁,商汤周文为仁。士者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终生不忘“克己复礼,仁在其中”(《论语·颜渊》)。论语说仁,曰:“仁者安仁,知者利仁”;“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苟志于仁矣,无恶也”(《论语·里仁》)。孔子安于仁德,亦将体悟播散给弟子。他爱憎分明,情浓意烈。阳光照射于他,脸影亦是正气昂然,昂首挺肩。孔子者,义也

88、“礼”作为孔子思想的主要内容之一,在孔子的言谈中并不少见。在孔子言论集《论语》中,有75处谈到“礼”,遍及39章。针对不同情况从而引申出“礼”的不同规范及不同涵义。孔子说:“行身有六本……处丧有礼矣,而哀为本……居国有礼矣,而嗣为本……”又进一步阐述说:“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强调了“礼”对于立身治国的重要性,他认为“安上治民,莫善于礼”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礼者所以章疑别徽,以为民坊者也,故贵贱有等,衣服有别,朝廷有位,则民有所让”。孔子针对当时的社会现实,认为“合诸侯,艺贡事,礼也”。这反映了他的政治倾向——大一统思想。他将“仁者爱人”的精神融入“礼”之中,将“爱而无私,上下有章”称为“知礼”。他告诫统治者要依礼行事,对人民要“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使人民“有耻且格”,从而遵循礼的规则。所谓“以礼会时,夫民见其礼,则上下不援,不援则乐,乐斯毋忧,以此恕省而乱不作也”。从而达到和谐的“礼治”境界,即“至礼不让而天下治”。

89、三人行必有我师是孔圣人《论语。述而》中的名言。原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他的意思是说三个人走路,其中必定有一个人是我的老师,值得我们去虚心的学习,聆听他的教诲,我们不但要吸取他成功的经验,还要善于从人家失败中吸取教训。

90、孔子所处的时代,正是奴隶要求解放的时代。他认为要解决社会矛盾冲突,就必须将人作为一个真正的人看待。他提出“泛爱众,而亲仁”。孔子肯定人还表现在反对用人殉葬,他曾咒骂“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即使用俑偶殉葬他也是反对的。我们知道,大量的文献和考古资料证明,殷商有大批奴隶殉葬的情况。因此,从孔子反对人殉甚至反对俑偶殉葬看,他所提出的“人”是包括奴隶的。

91、二、父为子隐

92、闵子骞和父亲一起外出干活,闵子骞为父亲拉车驾辕,由于天冷,冻得直抖索,以至于失辕,父亲以为他偷懒,便用鞭子打他后背,结果衣破,露出芦花,父亲才知道儿子是冻得没力气。

93、《孔子“仁”“礼”思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94、义:义者,宜也,则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之意也。所当做就做,不该做就不做。见得思义,不因果滥取不义之财物。子曰:「君子喻於义,小人喻於利,不义而富且贵,於我如浮云。」所以人发为羞恶之心,发为刚义之气,义也。

95、风流倜傥[fēngliútìtǎng]生词本基本释义风流:有才学而不拘礼法;倜傥:卓异,洒脱不拘。形容人有才华而言行不受世俗礼节的拘束。褒义

96、译文:有一次他(孔子)独自站在堂上,我快步从庭里走过。

97、译:鲁哀公问道:"怎样做才能使百姓服从?"孔子回答说:"提拔举用正直的人,使他安置在邪曲之人的上面,百姓就会服从;提拔邪曲之人,使他居于正直之人的上面,百姓就不服."

98、译:子路(对孔子)说:“卫国国君要您去治理国家,您打算先从哪些事情做起呢?”孔子说:“首先必须正名分。”子路说:“有这样做的吗?您想得太不合时宜了。这名怎么正呢?”孔子说:“仲由,真粗野啊。君子对于他所不知道的事情,总是采取存疑的态度。名分不正,说起话来就不顺当合理,说话不顺当合理,事情就办不成。事情办不成,礼乐也就不能兴盛。礼乐不能兴盛,刑罚的执行就不会得当。刑罚不得当,百姓就不知怎么办好。所以,君子一定要定下一个名分,必须能够说得明白,说出来一定能够行得通。君子对于自己的言行,是从不马马虎虎对待的。”

99、语法: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形容经验丰富。

100、【翻译】孔子说:“弟子们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言行要谨慎,要诚实可信,寡言少语,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献知识。”

101、一、父慈子孝

102、然而,以现在眼光来看,其中有些并不合时宜,并且有些甚至有点过于迂腐,比如“郭巨埋儿”,这肯定是糟粕。这个我们不必过于强求和苛责,因为每个时代人们的规范和行为是不同的,我们要从其思想性和出发点去考虑,而不是用放大镜去挑剔和指摘。

103、译:实行无为而治的人,就像舜帝一样英明,还需要再去做什么呢?

104、国人注重孝道,孝道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优良表现,作为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华人最基本的传统道德规范。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在《孝经》中说:“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人之行,莫大于孝”;“教民亲爱,莫善于孝”;“夫孝,德之本也”。子女孝敬父母是天经地义的法则,人们应该身体力行。

105、仁.仁省,人人心德也。心德就是良心,良心即是天埋,乃推己及人意也。所以仁字,从二人相处,因为人不能离群而独存,别人之观念立,人之人格显,方能雍容和谐,以立己立人,发挥老吾老幼吾幼之怀抱,以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事物为人,而不为己,发为恻隐之心,宽裕温柔,仁也。

106、孔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己矣。”

107、译:所重视的四件事:人民、粮食、丧礼、祭祀。宽厚就能得到众人的拥护,诚信就能得到别人的任用,勤敏就能取得成绩,公平就会使百姓公平。

108、孔子知道后,感叹道:“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论语·先进篇》),从此闵子骞的孝行名闻天下。其后求学于孔子,孔子仕鲁期间季氏曾聘请他出任费宰,闵子骞婉拒说:“善为我辞焉。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汶上矣。”(请替我婉言谢绝了吧。如果再请我的话,我必定会去躲在汶上。),后来,闵子骞终身未仕,卒于鲁哀公八年(公元前487年)。

109、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110、出处:先秦·孔子《论语·季氏》:“尝独立,鲤趋而过庭。”

111、【原文】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

112、孔子眼见春秋末期的社会大动乱,想用传统的礼的形式拨乱反正,但感到原样恢复礼的传统内容不合于其仁的原则和要求,也解决不了主要问题。于是采用了礼的形式而变革了礼的内容。这就把西周奴隶主统治者专门用以维护其专制统治的礼(即一系列礼仪制度等),改变为密切伦理关系、改善社会关系、调整政治关系的礼了。孔子要人们——包括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要“知礼”、“立于礼”。他说,“不知礼,无以立”,要人们“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动”。

113、【原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14、孔子曰:“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上一篇上一篇:描写智慧的老者的句子

下一篇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