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望天门山古诗配画图片
1、四7班周丽文同学以《咏鹅》为题,两只大白鹅可爱动人。
2、让诗画与歌赋在天门山上空飘荡
3、这首诗概括性很强,它不是描写西湖的一处之景、一时之景,而是对西湖美景的全面评价。这首诗的流传,给西湖的景色增添了光彩。
4、第七幅:《望天门山》古诗配画俵口小学三二班陶韵伊
5、每日读诗:图像法记古诗词——《鹿柴》
6、《望天门山》是唐代大诗人李白于开元十三年(725年)赴江东途中行至天门山时所创作的一首七绝。此诗描写了诗人舟行江中顺流而下远望天门山的情景。构图如下所示:
7、据安旗编著的《李白全集编年注释》和郁贤皓编著的《李白选集》,《望天门山》当是唐玄宗开元十三年(725年)春夏之交,二十五岁的李白初出巴蜀,乘船赴江东经当涂(今属安徽)途中初次经过天门山所作。
8、然后第一句紧扣题目,总写天门山,然后着重写出浩荡东流的楚江冲破天门山奔腾而去的壮阔气势。它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天门两山本来是一个整体,阻挡着汹涌的江流。
9、这首诗意境开阔,气魄豪迈,音节和谐流畅,语言形象、生动,画面色彩鲜明。虽然只有短短的四句二十八个字,但它所构成的意境优美、壮阔,人们读了诗恍若置身其中。
10、这首诗写了碧水青山,白帆红日,交映成一幅色彩绚丽的画面。但这画面不是静止的,而是流动的。随着诗人行舟,山断江开,东流水回,青山相对迎出,孤帆日边驶来,景色由远及近再及远地展开。
11、(作者)李白(朝代)唐
12、芜湖天门山俗称东梁山(也称博望山),长江北岸为西梁山位于和县,原属于巢湖,现划归马鞍山。在大桥镇未划给芜湖之前,东梁山属于当涂地界,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大桥镇就归划于芜湖,距今已近四十年。但时至今日,仍有人装睡将天门山归咎于马鞍山是非常搞笑的!这也难怪因为教课书注释还没有更正过来。还有另外一种情况,就是容易将湖南张家界的天门山与安徽芜湖天门山混淆!虽然均叫天门山,但是地质地貌却大相径庭,一个是天然的山洞形于天门,一个是诗人的想像将两山夹水比喻天门!
13、这篇精读课文包括两首脍炙人口的古诗。《望天门山》描绘的是天门山夹江对峙,长江波澜壮阔的雄奇秀丽景色;《饮湖上初晴后雨》描绘的是西湖在不同气候下呈现的不同风姿。
14、物:天门山,楚江,东博望山,西梁山,孤帆,日边。这首诗明显表达了诗人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15、每日读诗:图像法记古诗词——《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6、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17、还有这种中式风格的……
18、《望天门山》是唐代大诗人李白于开元十三年(725年)赴江东途中行至天门山时所创作的一首七绝。
19、注意构图要有想象力,主题突出、动态自然、色彩丰富!
20、将古诗与画面将结合,二者结合,真正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同之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二、望天门山古诗配画图片 一等奖
1、老师带来了一幅古诗配画,期待同学们精彩的作品。
2、首先在画面的右上角写出《望天门山》整首诗,然后在左边画上险峻的高山,山顶上有树木。
3、每日读诗:图像法记古诗词——《凉州词》
4、天门山分成东西两山,让清澈的楚江静静地流过。碧绿的江水每逢流到这里,都会转向往起始地流回。东西两山仿佛互相看着,你看着我,我看着你,但谁也没有厌倦,唯有那片小舟静静地从太阳那边飘来。
5、两岸青山对峙美景难分高下,遇见一叶孤舟悠悠来自天边。
6、此意自佳君不会,一杯当属水仙王。
7、有的本子“至此回”作“直北回”,解者以为指东流的长江在这一带回转向北。这也许称得上对长江流向的精细说明,但不是诗,更不能显现天门奇险的气势。
8、第四次作业内容:《农家乐》,作业要求:
9、第八幅:《望天门山》古诗配画俵口小学三二班魏子淇
10、每日读诗:图像法记古诗词——《凉州词》王翰
11、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译文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赏析这首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12、可比较《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盘涡毂转”也就是“碧水东流至此回”。
13、作品不同的绘画手法:(同一首诗,不同的绘画手法,不一样的配画内容)
14、李白的《望天门山》七绝诗,是一首家喻户晓的杰作。无论气势,还是比喻、动感、韵律、写景,均是神来之笔,无人出其左右。诗中所述的山就是位于芜湖城北的天门山风景区域,其把对峙于长江两岸的山写活了!这首诗创作于唐开元十三年(725年),当时李白才25岁,乘舟去江东,由于正值年轻,又初出巴蜀,所以意气风发,充满了无比豪情。
15、这首诗意境开阔,气魄豪迈,音节和谐流畅,语言形象、生动,画面色彩鲜明。诗人将读者的视野沿着烟波浩渺的长江,引向无限宽广的天地里,使人顿时觉得心胸开阔、眼界扩大。从诗中可以看到诗人李白的豪放不羁的精神和不愿意把自己限在小天地里的广阔胸怀。
16、李白广泛吸取了历史文化遗产,融合百家之说,形成了他复杂独特的思想面貌。儒家仁民爱物的思想,使他的诗歌充满了热爱人民关心百姓的高尚情感。如《丁都护歌》、《秋浦歌》等。
17、读这首诗的人大都赞赏“两岸青山相对出”的“出”字,因为它使本来静止不动的山带上了动态美,但却很少去考虑诗人何以有“相对出”的感受。如果是站在岸上某个固定的立脚点“望天门山”,那大概只会产生“两岸青山相对立”的静态感。
18、·定位:将主要建筑物定位好。
19、第一幅:《望天门山》古诗配画俵口小学三二班于铭洋
20、诗中用了六个动词“断、开、流、回、出、来”,山水景物呈现出跃跃欲出的动态,描绘了天门山一带的雄奇阔远。二句写出了天门山水雄奇险峻不可阻遏的气势,给人惊心动魄之感;四句写足也写活了浑阔茫远的水势。
三、望天门山古诗配画图片三年级简单
1、这是孩子们第一次尝试给古诗配画,没想到孩子们画的竟然这样好,真是一群可爱的小画家!孩子们的的作品构思精巧,表现出了诗中的意境,达到了“诗中有画意、画中有诗情”的艺术境界。
2、太阳和月亮升起降落,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
3、江西有哪些有名的风光地?
4、要突出“开”“回”“出”“来”等词语。
5、725年(开元十三年)作者赴江东途中行至天门山时所作。李白无比热爱祖国的壮丽山河,一生遍游名山大川,留下了许多不朽的杰作。
6、译文一高高天门被长江之水拦腰劈开,碧绿的江水东流到此回旋澎湃。两岸的青山相对耸立巍峨险峻出现,一叶孤舟从天地之间慢慢飘来。译文二天门山(似乎是由于水流的冲击而)从中间豁然断开,江水从断口奔涌而出。浩浩荡荡的长江东流到此(被天门山阻挡),激起滔天的波浪,回旋着向北流去。两岸边的青山,相对着不断现出,(令人有两岸青山迎面扑来的感觉)。我(仿佛乘坐)着一艘小船(从天边)披着阳光顺流而下。
7、欣赏其他小朋友画的农民画!
8、简笔画手绘线稿1024
9、但是由于他桀骜不驯的性格,所以仅仅不到两年他就离开了长安。据说是因为他并没有得到重用。
10、该诗描写诗人舟行江中溯流而上,远望天门山的情景。天门山为今安徽省芜湖市的东梁山与和县的西梁山的总称。《江南通志》记云:“两山石状晓岩,东西相向,横夹大江,对峙如门。俗呼梁山曰西梁山,呼博望山曰东梁山,总谓之天门山。”
11、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12、每日读诗:图像法记古诗词——《出塞》
13、写作思路:可以根据古诗的意思来进行描述自己所看到的景象,比如天门山分成东西两山,让清澈的楚江静静地流过。碧绿的江水每逢流到这里,都会转向往起始地流回等等。
14、四11班管睿豪以《惠崇春江晚景》为题,描绘了活泼的山间风景。
15、识字。本课要求认的字不多,只有2个。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主识字。如,让学生在古诗的朗读中识字;或者画出不认识的或容易读错的字,重点识记;也可以请教同学或老师识字。“妆”是翘舌音,可以用熟字加偏旁的方式让学生识记,“女──妆”。“亦”整体认读音节,要注意读准。
16、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体验诗人的感情,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17、来自四6班的罗宇鑫同学以《小池》为题,生动的描绘了“早有蜻蜓立上头”的情景。四2班的丰宜朵同学以《绝句》为题,如实将诗中的场景一一描绘了出来。四8班的何斯昱以《咏柳》为题,将一条条柳叶随风飘动的场景描绘的唯美动人。
18、啊,庆幸得很!就用诗歌来表达内心的志向吧。
19、青山既然对远客如此有情,则远客自当更加兴会淋漓。“孤帆一片日边来”,正传神地描绘出孤帆乘风破浪,越来越靠近天门山的情景,和诗人欣睹名山胜景、目接神驰的情状。
20、每日读诗:图像法记古诗词——《咏柳》
四、望天门山古诗配画图片三年级
1、古诗配画:忆江南(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如画的风景久已熟悉。太阳从江面升起时江边的鲜花比火红,春天到来时碧绿的江水象湛蓝的蓝草。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2、开元六年,在戴天山大明寺读书。据《旧唐书》记载,青年时期的李白显示了超凡的才能,并且志气宏放,飘然有超世之心。其与鲁中诸生孔巢父、韩沔、裴政、张叔明、陶沔等隐于徂徕山,酣歌纵酒,时号“竹溪六逸”。
3、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4、天门山夹江对峙,所以写天门山离不开长江。诗的前两句即从“江”与“山”的关系着笔。第一句“天门中断楚江开”,紧扣题目,总写天门山,着重写出浩荡东流的楚江冲破天门山奔腾而去的壮阔气势。它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天门两山本来是一个整体,阻挡着汹涌的江流。由于楚江怒涛的冲击,才撞开了“天门”,使它中断而成为东西两山。
5、这和作者在《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中所描绘的情景颇为相似:“巨灵(河神)咆哮擘两山(指河西的华山与河东的首阳山),洪波喷流射东海。”不过前者隐后者显而已。
6、每日读诗:图像法记古诗词——《芙蓉楼送辛渐》
7、诗人将读者的视野沿着烟波浩渺的长江,引向无限宽广的天地里,使人顿时觉得心胸开阔、眼界扩大。从诗中可以看到诗人李白的豪放不羁的精神和不愿意把自己限在小天地里的广阔胸怀。
8、左边的山画好后,在右边的古诗下再画一座矮一点的山。
9、关于芜湖的长江段为什么称楚江?不是诗人的地理知识缺乏,而是后人的寡陋。因为芜湖自古就是处于吴头楚尾的地方,最早时期芜湖古称鸠兹,属于吴国,公元前570年被楚国夺去归于楚地,中间一度被越国夺回,双方以长江为界,芜湖在南属于越地,在公元前306年又被楚国夺去。由此可见芜湖两度属楚地。
10、摄影者:李春,甘肃省摄影家协会会员,长期从事摄影摄像工作。
11、简笔画手绘线稿1300
12、这次综合性性学习活动,不仅培养了孩子们的想象能力和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也潜移默化地提高了孩子们对文学艺术的审美情趣。
13、专业摄影制作光盘采访报道网络发布
14、萧瑟的风声传来,草木动摇,海中翻涌着巨大的海浪。
15、最后给湖水涂上青色,天空涂上蓝色的背景色,一份简单漂亮的望天门山诗配画就完成啦!
16、每日读诗:图像法记古诗词——《风》
17、经过这么长时间的闭门不出,相信大家都很想到大自然中去享受一番!今天让我们走进《绿色山庄》的课堂,带大家感受一下久违的青山碧水、鸟语花香……
18、这首诗我刚读完一遍就被李白诗人写诗的那种气势磅礴,言辞潇洒所吸引,所感动。我的一个想法,一种感慨涌上心头:这是多么伟大的诗人写出的多么伟大的诗呀!它让我情绪万分;它让我不禁拥有无限的感想;它让我感到平生见过最文辞优美,气势磅礴的诗在我的眼前……
19、题菊花黄巢咏菊颜远怡飒飒西风满院栽,身披金甲未称王,告戒巢郎不要狂。蕊寒香冷蝶难来。苏轼续诗遭贬职,陶潜爱菊兴斟觞。他年我若为青帝,易安绝唱黄花句,领袖雄词战地章。报与桃花一处开。玉韵声声千古咏,秋光今日胜春光。村秋即景颜远怡秋收季节色缤纷,金浪银波树掩村。鹅鸭溪间戏碧水,桔红十里醉诗魂。
20、第六幅:《望天门山》古诗配画俵口小学三二班于俊炜
五、望天门山古诗配画图片步骤
1、李白曾经在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供奉翰林。有一次皇帝因酒酣问李白说:“我朝与天后之朝何如?”白曰:“天后朝政出多门,国由奸幸,任人之道,如小儿市瓜,不择香味,惟拣肥大者;我朝任人如淘沙取金,剖石采用,皆得其精粹者。”玄宗听后大笑不止。
2、我作为芜湖人,对这个问题理当予以作答,一是想说明事实,二是须澄清是非!
3、《望天门山》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于开元十三年(725)赴江东途中行至天门山时所创作的一首七绝。此诗描写了诗人舟行江中顺流而下远望天门山的情景:前两句用铺叙的方法,描写天门山的雄奇壮观和江水浩荡奔流的气势;后两句描绘出从两岸青山夹缝中望过去的远景。全诗通过对天门山景象的描述,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表达了作者初出巴蜀时乐观豪迈的感情,展示了作者自由洒脱、无拘无束的精神风貌。作品意境开阔,气象雄伟,动静虚实,相映成趣,并能化静为动,化动为静,给人一种新鲜的意趣。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4、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5、句句写景,又是句句抒情。既表现了大海,也表现了诗人自己。诗人不满足于对海洋做形似的摹拟,而是通过形象,力求表现海洋那种孕大含深、动荡不安的性格。海,本来是没有生命的,然而在诗人笔下却具有了性格。这样才更真实、更深刻地反映了大海的面貌。
6、图34"登山看日出"简笔画
7、长江犹如巨斧劈开天门雄峰,碧绿江水东流到此回旋澎湃。
8、作品的绘画形式:(电脑、彩铅、水粉、水墨、水彩)
9、《望天门山》的译文是:长江犹如巨斧劈开天门雄峰,碧绿江水东流到此没有回旋。两岸青山对峙美景难分高下,遇见一叶孤舟悠悠来自天边。
10、天门山似乎是由于水流的冲击,而从中间豁然断开,江水从断口奔涌而出。浩浩荡荡的长江东流到此被天门山阻挡,激起滔天的波浪,回旋着向北流去。两岸边的青山相对着不断现出,令人有两岸青山迎面扑来的感觉。我仿佛乘坐着一艘小船从天边披着阳光顺流而下
11、长江犹如巨斧劈开天门雄峰,碧绿江水东流到此没有回旋。
12、山依水立,水由山出,山水相连,景象壮观。“碧水东流”为山峰所遏制,故至天门而回旋,山为水开,水为山回,互为制约,又融为了一体。“相对出”的“两岸青山”。
13、写字指导。“断”“孤”“帆”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书写时要注意结构的匀称与紧密。“孤”字的右边是“瓜”,不是“爪”,要提醒学生注意,“楚”是上下结构的字,上面的“林”要写得扁一些,下面的“疋”字形比较复杂,建议边示范边指导学生一笔一笔地写。
14、李白为盛唐浪漫诗派的代表,把中国诗歌的浪漫主义推向高峰。正是如此,他取得了“诗仙”之誉。再者,李白无论在内容或形式上都有创作性的发展。
15、古诗配画:望庐山瀑布(这是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16、选做题可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灵活处理。可以请学生当堂背背自己知道的一些描写祖国风光的古诗。可以先分小组让同学们在组内交流,再请同学在全班交流。要鼓励学生课后多积累古诗。
17、材料:16开素描纸,没有就用白纸;彩铅水彩等(实在没有材料就找张纸画黑白的即可)。
18、第二幅:《望天门山》古诗配画俵口小学三二班于萱
19、构图:构图饱满、主次分明。
20、用铅笔淡彩的方法,临摹或设计绘制绿色山庄的效果图。